深秋时节,行走于新宁县的田野乡村,扑鼻而来的是橙的清香。
北纬26度,最适合橙生长的纬度,加之有清甜甘醇的夫夷江水的滋润,有富含矿物质的土壤的培育,这种底部像肚脐的果子在峎山得天独享,骄傲地挂在枝头诠释着“橙”的含义。
赤橙黄绿青蓝紫,橙夹在赤与黄之间,是两种颜色的中和。它没有红的热烈,没有黄的尊贵,却守着秋冬醉人的果香,描绘收获季节独有的风采。
崀山——上帝的得意之作,它给了这里一位将军,一个辣椒,一峰骆驼,一海鲸鱼,一江碧水,一方沃土,又抛下一个橙色的果子,笑看崀山人怎样让果子变成果树、果林、果山,变成一抹亮丽的颜色,一道绵延的风景。
新宁栽种脐橙的历史,可追溯到1943年,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处于大后方的新宁引进了“华盛顿脐橙”进行试种,却终因地理差异成不了气候。1979年,国家农业部和外贸部将该县定为中国四大出口脐橙生产基地县之一,脐橙种植才以烽火燎原之势迅速铺开,成为了新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今,新宁的山山坡坡、沟沟壑壑,都种满脐橙树,那圆圆的、橙色的果子掩映在绿树丛中,以不偏不倚的中庸过渡着丹霞石的红与土地的黄。
那是怎样一种铺天盖地的橙,沁人肺腑的香啊!挂在枝头,是一树;采摘下来,是一筐;肩挑车载,是一路;摆摊于街头巷尾、陈列于超市商场,是一城!它是秋天的颜色,秋天的味道,是源远流长的楚韵,亘古不变的湘风。
它无需着力地变红,因为再红也红不过太阳;它也无需努力地变黄,因为秋天本就是金灿灿的季节。它坚守着由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颜色,它明白:世界的缤纷斑斓,本就由三原色组合而成,一种颜色和另一种颜色融汇,生成的是新的美丽、新的精彩!
站在橙园,当阵阵果香扑鼻而来,那种天然的甜美的气息霎时让你忘掉一切凡尘琐事,你会觉得天地是如此的纯真,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原来嗅觉也是这么的灵敏和聪慧,它让一缕清香引路,将你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
那是战国时期,峨冠博带的诗人屈原正在吟诵《橘颂》。一棵坚挺的橘树,直立于广袤的天地之间,它“绿叶素荣,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精色内白,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但这仅只是它的外表,而“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闭心自慎,终不失过;秉德无私”才是它内在的美德。橙与橘是同类植物,橘所拥有的品质橙都具有。春天,它绽放白色的花朵,清香远溢堪比茉莉,待花瓣落去,绿色的小果应声而出,逐渐长成拳头大,便在秋天的阳光和清风中褪去青涩,完成由绿到黄到橙的蜕变。那香味也由花的清纯变成果的醇厚,弥漫在原野山岗经久不息。诗人借物抒志,以物写人,赞美的是橘,抒发的则是自己遭馋被废却不改操守的“独立不迁”的精神。
随着悠悠果香,你来到将军石下,骆驼峰前,看到山乡因橙而富,村民因橙而喜,风景如画的崀山因橙而愈加美丽。曾几何时,新宁人徒守着丹霞美景却贫穷落后,是旅游开发给崀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脐橙的广泛种植又让农民尝到了多种经营的甜头。看那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一辆辆奔驰的汽车,可不都是那一个个橙色的果子带来的?闻着醉人的橙香,你难道没闻到幸福的味道?一颗果子如同一个幸运瓶,将富裕带给你,将甜蜜带给你,将欢乐带给你,将幸福带给你,助你过上与峎山一样美丽的生活。在绵绵的橙香中,你的视觉、听觉、味觉全被调动,立体地感受着橙的色彩、橙的音乐和橙的味道。你将橙子揣入怀中,让淡雅隽永的清香陪伴你,即便是油盐柴米的日常生活,也有了一脉诗情,一缕温馨,一种从古到今绵延不断的操守。
(陆曼玲,武冈人,曾任职于邵阳市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