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

邵阳籍新兵一封家书感动军营内外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黄可乐 通讯员 高荣博 刘玉林

11月15日,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职书法教师唐朝按部就班在校园内开展书法教学,其外甥袁子健也一如既往在千里之外的某军营参加军事训练。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对舅甥就是今年10月初以来网红“新兵家书”的两个主人公。

唐朝1975年出生在邵阳县霞塘云乡石子江村,17岁在邵阳师范就读时便荣获全国城市硬笔书法交流赛青年组一等奖,曾任邵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多次参加过大学书法教材编纂工作。袁子健1999年出生,入伍前系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唐朝上有四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在部队转业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到大,姐弟六人姐慈弟恭,即便各自成家立业之后,六个家庭依然围绕父母团结亲密得如同一个石榴。

从唐朝这个角度来说,远嫁陕西的四姐最让他心痛。四姐与四姐夫跨省联姻后,为了生计,四姐夫长期在北京务工,四姐则带着一双儿女在邵阳打拼。唐朝对相对困难的四姐一家格外关照,尤其与外甥袁子健建立了特别深厚的感情。

“他们舅甥相差24岁,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如父如子,有时如兄如弟,有时又好像患难朋友,连我看着都有点嫉妒!”唐朝妻子郑丽萍介绍。

今年8月,外甥应征入伍,唐朝备感欣慰。10月15日深夜,唐朝思绪万千,夜不能寐,披衣起床,以一位长辈、老师、兄长、朋友的身份,在台灯下给外甥写下一封家书——

袁子健同志:

今天第一次与你写信,主要想和你交流三点:

其一,报国就是孝。

古人说“忠孝难两全”,这话不对。相反,“尽忠报国才是最大的孝道”。记得你爸妈在车站送你那天,一回到家就躲在洗手间偷偷地抹眼泪。不是吗?含辛茹苦养育二十年的孩子,突然之间要长时间离开自己的身边去服兵役,搁谁身上都有不舍。

但即便心有不舍,更多的还是欣慰。还记得定兵之前,你说的第一志愿要填海军。我说,以目前的局势而言,当海军打仗的可能性比较大,危险也大。可你妈说,当兵就是要上战场!能报效祖国即便是战死沙场,那也是父母无上的光荣!最终我们同意了你的志愿。所以,孩子你能在大学期间投笔从戎,能有机会报效祖国,你爸妈是打心眼替你骄傲。

其二,惜物方为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是建立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之上的。物格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之后方能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也要知道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知道农民、工人的艰辛不易,我们要知道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不易,我们更应知道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更是来之不易!如此我们才能懂得珍惜,如此我们才能懂得体恤别人、感恩别人;方能懂得孝顺父母;方能懂得报效祖国。所以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的厉行节约,你定要领悟其深意并落实于行动之中。

其三,吃苦即乃福。

一个人,年少时能吃多大的苦,就决定他将来能享多大的福。进入部队,为了胜利,即便是流血牺牲也要在所不辞!何况现在只是新兵训练,只是苦一点累一点,只要坚持就是胜利!更进一步说,在你的人生中,倘若你能吃一般人吃不了的苦,那你就一定能获得一般人不能获得的成功!况且,你从小就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优于常人的记忆力。现在,你有着体育生的身体素质,有音乐生的嗓音……不是吗?篮球赛、唱歌表演你不是都很出色吗?还有,如果你想练字,也不会比舅舅差!总之,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不怕吃苦,相信你一定会无比优秀!

最后还是那句话送给你:

好男儿,就当投笔从戎,精忠报国无惧!

从今后,定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家里一切安好,勿念!

舅舅:唐朝

2020年10月15日于尚水轩灯下

唐朝给外甥写的信一经在军营传开,立即引起部队首长高度关注。“无论家书内容,还是形式,堪称精美。建议予以收藏。”一位部队首长表示。

而在邵阳这边,唐朝将家书发在朋友圈后,立即被刷屏、点赞、留言不断,转发如潮。

“这封家书的思想不仅根植于传统文化,更是结合了时代呼唤,对我们当代青年一代都有教育意义。尤其是信中的第二点‘惜物方为善’,更是弘扬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邵阳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钱毅教授评价。

“家书找到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载体:一手工整漂亮的硬笔书法,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令人精神振奋而又赏心悦目。”省社科院研究员向志柱认为。

家书也在普通群众中引发积极反响,45岁的唐朝和21岁的袁子健同时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看人家的信写得那么好,字也写得那么好;看人家的外甥那么争气,体育运动好,歌也唱得好……”一名网友在网上感慨。

--> 2020-11-26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黄可乐 通讯员 高荣博 刘玉林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526.html 1 邵阳籍新兵一封家书感动军营内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