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一个兵。
18岁入伍,在部队服役16年,2012年5月从部队转业到武冈市人民医院。
他现在依然是一个战士。
2015年2月,他带着责任怀着激情,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场上,先后在4个贫困村一干就是6年。
他就是武冈市人民医院综合治理办主任兼邓元泰镇踏岭村第一书记朱跃权。“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而有了扶贫的经历,一辈子也不会后悔!”11月18日,朱跃权说,“我们当过兵的,一辈子都是军人。就算退伍了,也永远是战士。”
2012年5月,朱跃权从部队转业进入医院工作。2015年2月,他被医院派往迎春亭办事处黄沙冲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此后,他从黄沙冲村转战老屋村,再到邓元泰镇凤溪村。2018年开始至今在邓元泰镇踏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他把我们踏岭村当成了自己的家,帮助村里做发展规划,向村民们讲解政策,帮村里找资金跑项目,一心一意为村里谋发展,真真实实为村民谋福祉。”在踏岭村村委会主任王勇看来,朱跃权始终把村里人当成自己家人。
踏岭村12岁的李浩(化名)在镇里读小学,与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为了帮助他完成学业,朱跃权发动爱心人士捐款,协助开展低保升级,及时申请事实孤儿补助,让这个困难家庭尽快渡过难关。同村的贫困人口王龙平和妻子年老体弱,长期靠吃药维持,缺少经济来源。为此,朱跃权请来医生为夫妻两人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帮助申请重点产业帮扶项目以增加收入。如今,王龙平一家人的小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从驻村帮扶工作的第一天开始,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扶贫6年来,他没有休过一天公休假。”医院副院长兼踏岭村包村科级干部邓水明对朱跃权这样评价。
2016年,朱跃权带领老屋村村“两委”和村民修建了老屋至黄沙冲的村级公路,争取武冈市人民医院投入资金安装自来水,确保老屋村群众用水安全。2017年,他在协助完成凤溪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参与建设杨梅基地、村级公路和光伏发电站,全面开展水利工程改造。2018年至2020年,他每年筹资20多万元帮助踏岭村完善基础设施和解决民生问题。借助武冈市人民医院的优势,朱跃权还积极探索“党建+医疗扶贫”模式,每年组织开展多次志愿义诊,为村民检查身体、免费发放常用药品,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017年9月,朱跃权在凤溪村担任第一书记时,患上了阑尾炎。那段时间面临迎检,是工作的关键时刻。为了不耽搁工作,他没有立即住院,想拖一拖,最后却因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发展为急性阑尾炎,不得不住院手术。术后躺在病床上仅仅治疗几天,他又继续回到村里开展工作。朱跃权说:“都说扶贫苦、扶贫累,但在我看来,只要老百姓能脱贫致富,再苦再累都值得!”
因工作成绩突出,朱跃权2018年被邵阳市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帮扶个人”,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被武冈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被武冈市委评为“抓党建促脱贫先进个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连续3年受到武冈市人民政府嘉奖。2020年,他又获评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
面对荣誉,朱跃权坦然面对。“我所干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部队,我们有句口号叫‘坚决完成任务’。现在组织选派我来驻村帮扶,我就要承担起责任,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