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

用“产业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蒋智慧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望到屋,走得哭。”过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龙塘村,村民如此形容出行不便的窘境。而今,站在高处俯视,硬化的山道宛如一条白练,穿梭在崇山峻岭间,通往远方。“盘山走,一直通到家门口”让群众获得感满满。

作为市财政局、市交通局驻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龙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我和队员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推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4年来,龙塘村先后筹措资金1500万元,实施标准农村公路建设5段共13.6公里,新修钢构桥梁1座、保坎3处,改造桥梁3座;4户17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政策,58人享受“两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

水泥公路,节能路灯,安全饮水,危桥改造,坚固保坎……这些年村里的巨大变化,成为龙塘这个湘桂边界村乡邻好友热议的话题。村里许多村民是来自广西的“上门女婿”,他们回“娘家”时,给家人讲龙塘的故事,常被“羡慕嫉妒恨”的人误会成了一种炫耀;外嫁广西的姑娘们,也以娘家的变化为荣。

驻村帮扶之初,我们经过多方调研,根据龙塘村山多地少的情况引进了百香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2017年,我们积极引导村民种植百香果100余亩,亩收入达5000元。今年又将种植面积扩至300余亩,并引进优良品种,亩收入有望达8000元以上。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此顺利脱贫,百香果成为龙塘村民的“致富果”“黄金果”。同时,龙塘村还大力发展核桃林350余亩、油茶林400余亩、红枫林80余亩、罗汉果50余亩,为村民倾力打造“绿色银行”。

驻村将近三年,一个“走”字贯穿始终。我们扶贫队员经常上门入户走访,对贫困对象嘘寒问暖。贫困户住院必去看望慰问,村里老人常去探望,一来二去,走出了同村民的浓厚情感,甚至被村民当成“生命中空降的亲人”。龙塘村干部常常讲:“蒋科长对村里情况的掌握超过了我们。”

扶贫路上有苦也有甜,有奉献也有收获。今年6月,龙塘村迎来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群众满意度达100%,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已经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思想上不松懈,在行动上更务实,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作者系市财政局、市交通局驻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龙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 2020-11-25 蒋智慧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478.html 1 用“产业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