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建设生态邵阳、文明邵阳的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深度和广度?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75号提案——由中国农工民主党邵阳市委员会赵忠明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经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办理,在市政协2020年重大民生提案公众测评活动中交出了满意答卷。
提案建议:畅通公民参与渠道,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对涉及重大环境保护的问题,要及时召开发布会和听证会。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聘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环保志愿者组成环境保护监督员队伍,并参与环境评议、环保评估等。及时如实公开生态环境信息,让公众真实了解自身所生活的生态环境并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提案,并给出了答复意见。
关于畅通公民参与渠道,我市创建了市红旗渠污水处理厂和新邵玉辉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两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定期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做好环保设施公众开放,今年进一步确定了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等4类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开通了12369环保投诉热线、12345政府热线、环保微信平台,加大对投诉举报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查办力度,及时调查处理并回复公布处理结果。
关于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我市现有邵阳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等环保志愿组织,各协会积极组织环保志愿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报送给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
关于及时如实公开生态环境信息,我市认真落实政务信息主动公开,自2017年开展环保督察以来,对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共943件信访交办件的办理情况全部进行了公开;依托邵阳市生态环境局政务网站,对建设项目环评、污染源监管等政务信息进行公开,每月发布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月报,每天实时发布空气质量六项主要监测指标;依法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督促企业做好环境信息公开。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