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

迎光乡创新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邵阳日报讯 (记者 童中涵 通讯员 吴洪友) 11月17日,在新邵县迎光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的多次调解下,困扰该乡莲塘村和红岩寨村的水源纠纷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两村村民从为争水源剑拔弩张,到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握手言和。这是该乡建立矛盾纠纷“一三五七·四长”工作机制,引领乡村振兴,实现文明乡风拂面、美丽乡村入画的真实写照。

为做好新时代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迎光乡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社会发展新需要。2020年,该乡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一三五七·四长”工作机制,即:辖区自然村发现矛盾纠纷时,第一天由驻村干部(点长)与村固补干部及时介入,及时调处;若调处未果,三天内由分片领导(片长)带本片人员参与调处;若调处仍未成功,五天内由政法线分管领导(线长)带队组织相关人员调处;如还没有达成调解协议,则上报乡党委会进行研究,七日内,由乡主要领导带队(乡长)组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司法所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调处。

“‘一三五七·四长’工作机制的好处在于注重抓早、抓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迎光乡党委书记黄义军分享了这样一个调解案例:今年3月,顺水村村民黄某田家耕地由于水土流失塌方,位于他家耕地下方的土地为村民黄某瑜所有,黄某瑜将塌方处修整后扩展为0.8亩耕地。两家人为此吵得不可开交,黄某田的儿子情绪激动,扬言如耕地要不回就要跟对方拼命。“为防止矛盾扩大化,我们驻村干部、片长及时介入,最终在半个月时间内将矛盾调解到位,并将两家人的耕地重新放线打桩,划清界限。”黄义军说,这一起看似不起眼的矛盾纠纷告诉我们,群众利益无小事,如果不及时调解到位,就可能引发恶性伤人事件。

今年以来,迎光乡“无进京非正常上访、无到市赴省规模集访、无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恶性事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随着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乡风民风日益淳朴,公益事业日益兴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该乡大坻村原是出了名的“信访村”,在迎光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帮扶工作队的精心帮扶下,目前该村已成为新邵县远近闻名的文明乡村。今年重阳节,该村为325名老人举办“情暖夕阳红”晚会,并先后在村活动中心建起了“二十四孝”标志牌,爱老孝亲、邻里互助在当地蔚然成风。大坻村的蜕变,是迎光乡文明乡风日渐浓厚的一个缩影,乡村文明新风尚为新时代大美迎光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 2020-11-23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385.html 1 迎光乡创新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