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任务。作为党员干部,务必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履职尽责、历发有为,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担当“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责任。
一是平时多学习“政情”。勤于学习、认真思考,有助于对全会精神实质的深刻领会和理解。全局的观念、大局的眼光,有赖于对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和洞悉。发展的机遇、市场的先机,来自对政策和信息的深入研判。新思路、新方法,也出自我们在实践中的不断借鉴和创新。因此,平时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学习理论、熟悉政策、借鉴经验、了解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情”了然于胸,及时更新观念,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抓落实的状态。
二是平时多分析“地情”。一套好的发展路子,不是凭空臆想、拍脑袋决策就能找到的,也不是邯郸学步、照搬照抄成功做法就能走通的。它来自于对当地实情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和精准把握。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做调查研究分析,才能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减少折腾,避免浪费,实现快速有序发展。
三是平时多了解“民情”。政之所要,在乎民心。要心怀百姓忧乐、挂念安危冷暖,真心实意地想为群众做实事。要到田间地头倾听人民呼声,去檐下草野体验民间疾苦,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照顾他们的利益诉求,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中,激荡起党心与民意的共鸣、凝聚起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