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新闻行业的指导建议最直接的是第33条,表述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这段表述,明确了传统党媒在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强大的新型主体媒体,当前任务是推进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是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
在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从总体要求、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形成政策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等十个方面提出了29条意见。
这个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文件,在我们行业,完全可以看成是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建设意见在具体细分行业里的实施细则。各地各单位特别是媒体行业中的从业者在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时,通过这个文件能精准地找到着力点,核心就是推进深度融合。
中央在部署十三五时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时,也提前在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意见的指导下,十三五时期,媒体融合在中央、省、市、县四级都得到了推进。四级共同特征是“迭代”型的“传统媒体+”,包括加技术平台,如中央厨房;加传播渠道,如两微一端、各商业机构平台上的自营号;加各形态作品生产能力,像短视频、直播、VR、Vlog。
在这五年期计划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邵阳是做得比较好的,报社建了省内第一个中央厨房,上线的云邵阳客户端在地市媒体中影响力领先,网络移动类作品生产能力成长迅速,在市级媒体中新媒体获湖南新闻奖最多。
在上一个五年的融合中的末期,在总书记的倡导下,大家开始把“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作为新的目标,所以,十四五的媒体深度融合在运行状态上要落实总书记形象概括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目标。这个目标之下,市级媒体“传播工程建设”的路径主要有二条:
一是媒体自身纵向的“一体化重置”,包括:机构与人力资源的重置、考核与评价体系重置、内容结构和生产能力的重置、经营与采编关系重置、领导力与管理力量的重置。这些重置,都是融合的深水区,不是光靠资金投入就能解决的,要靠媒体勇敢探索,并坚毅推进。
二是跨媒体横向的数据集聚,概括为:媒体+数据。包括:媒体对行政类数据资源的获取、媒体对商业性数据的获取、媒体与各机构现有媒介资源的互通。跨媒体的横向融合比媒体内部的综向融合更加艰巨。
执行十四五计划,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媒体自身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是要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合力,先行解决三个问题:
1.市级层面要有一个顶层的推进深度融合的规划设计。
2.以行政力量推动数据资源的迁移与聚合。(如中央文件明确要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主流媒体参与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开发社会治理大数据,优先发布重大信息、重要政策,共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理代化。)
3.各职能部门要加深对传媒业态的认知与理解,积极支持深度融合。中央文件将主责交给党委、将牵头责任交给宣传部之后,点名的职能部门就有:发改、财政、编制、人社、科技、工信、教育、文旅广体、网信。还有未点名的综合职能管理部门如组织、纪检都要对媒体业态有认知与理解。媒体的事业与产业属性的一体化、机关化监管与市场化运行的矛盾性,是上一轮融合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只有得到各职能部门的支持,解决上一轮未解决的矛盾才能顺利推进,达到目标。
(作者系邵阳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