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实施旅游扶贫,推进旅游增收富民,在旅游精准扶贫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在多处提出实施旅游扶贫、推动精准扶贫等要求。长期以来,旅游扶贫得到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一大批帮扶项目落地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市贫困乡村旅游发展。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并成为我市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旅游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我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人才培训、宣传营销、产品开发、规划设计等,各地结合实际,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多措并举推动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收到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走出了符合当地特色的脱贫之路。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坚持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同步规划、一体推进,实现了“旅游做加法,贫困做减法”。旅游扶贫既是“造血式”扶贫,也是物质和精神“双扶贫”。旅游扶贫既保护了生态,美化了环境,又提振了经济,助力了乡村振兴。“十三五”以来,我市15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据初步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市近20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产业扶贫脱离了贫困;“十三五”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不少游客的重要旅游方式,旅游扶贫为重塑乡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了重要力量。通过推进“旅游扶贫”,我市将一个个村庄变成游客能旅游、爱旅游的目的地。其中,隆回县向家村已从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今日的世外桃源,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投身乡村旅游产业,提升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成为做好旅游文章、助力脱贫攻坚的典范。
乡村旅游发展还带动了农村产业融合升级、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促进了传统农耕文化挖掘和农民文明生活习惯养成。依托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很多乡村加大文化和旅游产业开发,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高群众就业率,把“风景”变成了“产业”,将“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带动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旅游扶贫让“美丽战胜贫困”在邵阳大地成为了现实。我们深信,脱贫攻坚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下一个五年,旅游扶贫将更好地助力我市做好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