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在城里出生,在城里长大。爷爷每次去城里小住,都要带他去书店,给他买几本古典诗词,要他好好读。爷爷是乡下退休教师,肚子里装满了唐诗宋词,也希望力力腹藏诗书万卷。力力不感兴趣,很少翻阅爷爷给他买的书,力力的兴趣是玩手机。
爷爷说力力你应该好好读读书,古典诗词能让人增长智慧。力力说不读我也知道,不信你考考我。
爷爷便考他,你知不知道刘禹锡的《秋词》?
当然知道。力力自负地说着,远离爷爷,玩着手机,嘴里朗朗念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爷爷脸露喜色,又问,你能不能背出杜牧的《江南春》?
力力仍低头玩弄手机,又朗声念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爷爷又要力力背李白杜甫的诗,背辛弃疾苏东坡的词,力力全都背出来了,背得一字不差。爷爷击掌叫好,叫好后又心生疑惑,平时根本没见力力读过什么古典诗词书,背起诗词来怎么这么厉害?记得自己小时候学唐诗宋词,可是下了苦功夫,白天背,夜里背,睡在梦中还在背。那时候他始终相信,只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而还是个孩子的力力,既没读万卷书,更没行万里路,却背得出这么多的唐诗宋词,真是神童。
爷爷对儿子说,力力是个神童,你要好好培养。
儿子淡淡一笑,说,什么神童,他走的是捷径。
爷爷不解,问,他有什么捷径?
儿子笑着说,你没看见他是个手机迷?
爷爷当然知道力力是个手机迷,但手机和捷径又有什么关系?爷爷对手机的知识特别少,除了接电话,发信息,其他功能都不会。
爷爷坚信力力是个神童,给老伴打电话时,大赞特赞力力聪明,才十来岁,唐诗宋词都背得出,日后有大出息。奶奶听了眉开眼笑,说,好啊,我家孙子这么聪明,我做奶奶的好高兴。现在不是放暑假了吗?你带孙子回来,让他好好辅导辅导芸芸。芸芸是他们的外孙女。
力力正想去乡下玩,跟着爷爷乘高铁,坐大巴,一路长途颠簸,来到了爷爷的家。看到屋外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鲜艳的荷花,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满脸放光,自告奋勇地对爷爷说,爷爷,我给你背一首写荷花的诗。
爷爷说,好。便看着荷花,笑眯眯地等力力背诗。
力力拿出手机,想在百度里搜索有关荷花的诗句。手机却没电了,被他在旅途中玩得干干净净。手机打不开,他脑子里的诗词大门也关闭得紧紧的,一句都想不起来,只好望着池塘里的荷花发呆。爷爷等了一阵,见力力背不出来,知道他卡壳了,便大声提示:毕竟西湖六月中……爷爷希望力力能接上来。
力力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也接不上。
奶奶和芸芸听见屋外有人说话,赶忙迎出来。芸芸听姥爷念出了“毕竟西湖六月中”,马上大声念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力力惊讶地看着芸芸,小脸不禁通红。芸芸没注意力力的尴尬,高兴地拉着力力的手,亲昵地说,力力哥,奶奶夸你背得好多好多唐诗宋词,你可得好好教我。
爷爷也给力力打气,力力,你给芸芸妹背一首刘禹锡的《秋词》。
力力赤红着脸,怎么也记不起来,离开了手机,他什么都不懂了。
芸芸却似乎要替小表哥解围,说,这首诗我晓得,就不要力力哥教了。说着,便稚声稚气地朗诵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力力看着芸芸,两眼瞪得滚圆滚圆。
芸芸也想在小表哥面前表现一下,背了一首,还想背一首,说,力力哥,我还会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我俩接龙好不好,你背一句,我背一句。
力力一脸窘色,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爷爷看一眼奶奶,奶奶也看一眼爷爷,两人心里都想,城里那么聪明的孩子,怎么一到乡下就愚笨了呢?
力力见爷爷和奶奶对视,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心里马上说,爷爷奶奶,我错了,我再也不走捷径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获得真知识。
力力一下子长大了!
(龙会吟,隆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