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通海的浪潮,他是有梦想的鱼。自2014年回邵发展后,他在家乡日益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中,如鱼得水,崭露头角。先后担任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双清区政协委员,书法作品连续两次入国展。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市青年书法家马孝来。
家乡沃土孕梦想
今年36岁的马孝来生于隆回县岩口镇双石村,家中叔辈喜欢写字,让他自幼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马孝来说,最初他看叔叔们字写得漂亮,就跟着学跟着练,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后,就愈发喜欢上了写字。从小学到大学,班上的黑板报基本上被他“承包”了,一写就是十多年。
中学时期,因为英语拉了后腿,他成了“偏科生”。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是美术专业生,受他们影响,马孝来毅然跑到长沙学习绘画,后又跟随陈西川老先生学习。学艺术是个既耗时间又花金钱的活,家庭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他,得到了父母全力支持。2005年他考入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
课余时间,他重拾书法爱好,通过网络视频、书法群交流、阅读理论书籍等,系统地学书法。临碑习贴之余,也常与其他书法同道交流探讨。大三时,学校的翰墨缘书法协会邀请他担任协会主席。期间,他的两幅书法作品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大学生书法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后辗转广州、深圳、东莞、衡阳等地“闯世界”,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书法爱好因无暇兼顾,一度被搁置。2014年回到邵阳,与书法界的良师益友们一“碰撞”,他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又重新点燃了。
2015年,马孝来被选为邵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后又受聘担任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书法教师。在教学相长中,他不断成熟。
邵阳市宝庆艺术馆是我市书画艺术的摇篮。2015年,省书协顾问、全国书法展评委张锡良在该馆办书法讲习所,马孝来参加了培训。通过此次学习,他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老师,开阔了眼界,很快他的书法作品就得到同道的普遍认可和称赞。
2017年,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和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今年,他成功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目前正准备冲刺中国书法界最高奖“兰亭奖”。
文化公益显担当
马孝来曾打过工、创过业、上过班,如今是一名自由书画艺术工作者、室内设计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书画艺术创作和各类文化公益活动。
马孝来为人憨实、热忱,乐于担当。作为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的负责人,他主持协会工作,带领大家开展“送春联”进社区、书法创作交流等系列活动,前不久还组织举办了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冲刺国展公益班(邵阳班),邀请省内国展名手前来授课,受到各地书法爱好者的欢迎。作为政协委员,他积极参加各类履职活动和社会服务,撰写了《关于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关于整治夜间飙车乱象》等民生提案。
市里举办各类书法艺术展览,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他都热情参加。今年市文联组织的抗疫主题文艺创作活动,他精心创作了两幅书法作品参展并获奖。作为邵阳市资江潮文化公益协会的一员,他在协会的成立大会、君子书屋启动仪式、君子文化大讲堂、诗联会、文化公益助力脱贫攻坚等活动中,既以一名艺术家的身份挥毫创作,又承担开车接人送人等后勤服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这是他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的真实写照。
因为马孝来的书法作品受欢迎,为人又大方实在,向他讨字的人络绎不绝。加上参加公益活动捐赠的作品,近年来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在千幅以上。他的作品不仅“高产”,而且高质,市博物馆、市美术馆、长沙李自健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书法爱好者均有收藏。
书法于马孝来而言,是爱好是寄托,也是追逐梦想、服务社会的桥梁。他在书法艺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以梦为马,不断向高处攀登。深深感恩家乡沃土的培育,他表示,将做一名孜孜不倦的传承者、弘扬者,为邵阳的文化艺术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