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37个巡察交办件进行了深刻反思,剖析了根源,一定积极落实整改要求。”10月26日,绥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对县委第五巡察组就该局整改部署情况、责任落实过程作了详细说明。
今年来,绥宁县纪委监委坚持“三改”方向,聚焦扶贫领域问题整改、督查和成果运用,做实做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走实、走深。
紧盯问题,“靶向”点穴改。该县紧盯群众反映强烈、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违反作风建设、干部乱作为等方面问题,采取“五账”管理模式,即巡察报告“报账”、反馈问题“交账”、移交问题“转账”、督办问题“查账”、整改问题“销账”,用“一本账”推进巡察整改。对巡察中发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采取“一事一函”“一函一办”等方式交办,在巡察组撤点前必须整改到位。在今年年初对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开展巡察时,不少群众反映江口塘至城步段路基严重沉陷变形,一年多不通车。巡察组以立行立改方式交办整改,经过10天抢修奋战,该路段校车、中巴车恢复通行,赢得沿线群众的一致好评。
压实责任,“同向”发力改。围绕“谁来改”,该县在压实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的同时,注重压实协同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全面整改。在工作中,建立“三张清单”,即建立巡察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逐项对照巡察反馈意见,逐一细化“三张清单”,明确巡察整改的时间表、路线图,有效增强了扶贫领域问题整改的成效。同时,压实纪检监察机关联系室、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责任,对整改不主动的,及时予以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干扰整改工作的给予严肃处理。
创新举措,“定向”提效改。绥宁县将脱贫攻坚纳入每轮巡察监督重点内容,直指扶贫领域“拦路虎”。在巡察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巡察整改工作流程“九步法”,形成巡察问题整改闭环模式。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设立全县被巡察单位反馈问题台账和移交问题线索台账,对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和线索办结进行动态管理,查看实时结果一目了然。按照“一个单位不少、一个项目不丢、一个标准不降”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整改。从一个项目、一笔资金、一条路、一栋房等入手,深挖细究,见微知著,从小切口发现和查纠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并举一反三,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
截至10月26日,该县共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382个,立案80件,查处人数44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79人,追缴资金456.7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1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