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主任,我家农场今年因为遭受暴雨,损失很大,国家有没有什么帮扶政策?”10月27日上午,一名中年女士来到邵阳县扶贫办,找到扶贫办主任朱绮华,焦急地向他询问,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朱绮华见状,赶紧放下手中工作,认真了解情况,然后耐心地将有关政策一一解答给她听。最后,这位女士满意而去。而这样的一幕,在他担任邵阳县扶贫办主任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奔跑不止的“老黄牛”
“平均每天上班12小时以上,每月休息不到2天,他总是第一个进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在邵阳县扶贫办同事的眼里,朱绮华就像不知疲惫的“老黄牛”。
邵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纳入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开发与扶贫攻坚重点县范围。2014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为20.33%,有贫困村160个,贫困人口规模居全省第三位。
2016年初,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朱绮华从乡镇党委书记岗位调任邵阳县扶贫办工作。到任后,他埋头苦干,一心扑在工作上。
“碰到什么难题,只要找他,他总会尽心尽力地帮我们解决。”说起朱绮华,位于邵阳县梅溪嘉园的邵阳鑫达灯笼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爱华发自内心地感激。
梅溪嘉园是邵阳县易地扶贫搬迁最大的集中安置区,来自17个乡镇共537户2202名贫困群众搬迁于此。2019年6月,林爱华在这里办起了扶贫车间。朱绮华积极帮助落实优惠政策,主动解决各类难题。如今,梅溪扶贫车间吸纳了120多名工人,其中有57名贫困人员,今年产值预计将达1000万元。今年3月,还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就业扶贫车间”。
2018年3月,朱绮华牙龈发炎,但因为忙碌,一直抽不出时间去医院治疗,最后只得将牙齿拔掉。2019年1月,正值邵阳县脱贫摘帽誓师动员的关键时刻,由于长期加班熬夜,朱绮华患上了重感冒。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仅仅吃药维持,直至情况恶化才被领导勒令到医院打点滴,前后两个多月才康复。“面庞变黑了,头发变白了,皱纹变深了。”对朱绮华4年来的变化,邵阳县扶贫办何勤感受很深。任职以来,朱绮华的脚步遍访邵阳县20个乡镇、3个农林场的160个贫困村,用脚步丈量了邵阳县的“贫情”。
扶贫战线的行家里手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要学习领会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有关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一定要通晓脱贫攻坚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动扶贫工作开展。”扶贫办工作的4年,也是朱绮华勤学习善思考、拼命干科学干的4年。
“每年我会记满4到5本笔记。”在朱绮华的办公桌案头上,除了摞满了各类扶贫帮扶资料外,还码放着20多本笔记本。打开一看,里面一笔一画,工工整整记录着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邵阳县不同时期各项扶贫数据、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资料以及走访资料、工作规划等等。
工作中,朱绮华不仅“拼命干”,还会“科学干”。担任扶贫办主任以来,他先后组织和参与起草、修订全县脱贫攻坚一揽子文件,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200多条扶贫工作建议,全部被采纳。他精通扶贫业务,经常在全县扶贫工作会议或各乡镇场培训会议做业务辅导。在就业扶贫方面,首创设立了公益性岗位、交通补助与企业用工补助,后在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消费扶贫指挥部,探索出台了实施方案,之后也在全省推广。他还在全国首创了“小积分大扶贫”活动,被省市扶贫办作为创新典型。
到2019年,邵阳县1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年均减贫2.024万人。到2019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3%,漏评率和错退率均为0,群众满意度在95%以上,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因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优异表现,朱绮华今年荣获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荣誉。
“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最后关键时刻,既要收官,又要巩固,还要衔接,每项任务都不轻松。”朱绮华并没有松懈下来。目前,邵阳县正在对剩余未脱贫对象启动退出程序,预计11月15日前全面完成乡镇场初核、县级复核、市级抽查验收和县级公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