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守卫古城邵阳,矗立在资江边的城墙老爷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老爷爷历经了若干战争的腥风血雨。由于城墙老爷爷的坚守,石达开三个月攻而不破,以致留下千古浩叹:“真是铁打的宝庆啊。”老爷爷遭受过日寇铁蹄的踩踏,没能躲过上世纪末的旧城改造,但仍然留下近千米城墙,如今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可是邵阳年岁最大的古建筑物之一。
在资江两岸,老爷爷呵护着樟树小哥哥和桂花小妹妹,两兄妹伴随着老爷爷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清晨,当鱼肚白还未出现的时候,老爷爷瞌睡少,早早地醒来了。樟树哥哥和桂花妹妹仍在赖床,老爷爷唤醒两兄妹。人们陆陆续续进入资江南路宽广的大道健身,孩子们、大人们来到城墙边上散步、跳舞。有的牵着淘气的狗狗,有的搂着心爱的猫咪。年轻的,来回跑上几圈,大汗淋漓。年长的,迈着悠闲步子,从东走到西,又从西回到东。喜游泳的,直接冲入资江,拖着个彩色的“跟屁虫”,奋力击水,尽享戏水的乐趣。还有那舞剑弄棍的、打太极拳的……刚天亮,渡船开了,菜农挑着各种时鲜蔬菜,上得渡船,丢一块“银毫子”,爬上岸来,来到北门口码头,尚未进得丰庆门、临津门,一担担蔬菜已被晨练的人们买个精光。
早饭毕,那些退了休的老大爷老大妈,三个一群,五个一堆,依仗樟树哥哥、桂花妹妹冠下的坐凳,有的玩扑克双升级,有的打字牌“剥剥皮”,有的对上楚河汉界,有的杀几盘黑白子。
资江两岸,聚集有数支歌唱队伍。在城墙老爷爷站立的中段,有一支民间乐队,队员们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二胡、长笛、小提琴、大提琴、洋鼓、洋号,应有尽有。乐队成员天天操练,跟专业乐团有得一比,能合奏几十支曲子。在树下坐上一下午,你将享受一顿音乐美餐。特别是他们奏的《洪湖水,浪打浪》,那优美悦耳的音乐,莫讲绕梁三日,至少在资江两岸久久回荡……
与城墙老爷爷同框的这一段资江,是最佳的龙船赛场。每逢端阳佳节,资江河里,鼓乐齐鸣,指挥的号子震天价响,数支龙船一比高下。看划龙船的人,人山人海,有的站在自己屋里,有的站在城墙脚下,把城墙老爷爷挤得个连气都出不赢。
太阳公公落山了,天逐渐黑了,彩灯亮了。资江两岸,霓虹灯随时变着颜色,照得整个资江就像一个隆重的、多彩的舞台。吃过晚饭的人们,一起奔向城墙爷爷处。晚上的人更加众多,有的人在跳广场舞,有的人在唱歌,有的人在健身,还有的人在演戏。你瞧,那跳舞的人群中,多半是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可她们的舞姿却一点也不笨拙,反而身轻如燕,让人看了不禁拍手叫好,连连称赞。城墙老爷爷和樟树、桂花小兄妹也为他们鼓劲、喝彩。
人们除了健身娱乐,重点是观看城墙老爷爷。每天不见到老爷爷,好像缺失了什么,一定要去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心里才踏实。看似不忙的城墙老爷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心里明镜似的,细看了人间的酸甜和苦辣。
(夏晓山,武冈人,湖南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