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花瑶古寨假日山庄负责人郑小红忙于接待四方来客。
郑小红曾与丈夫一起在广东珠海创业,2016年7月辞去白领工作,与丈夫一起回乡创建农庄。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后,崇木凼村越来越美,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开办农庄、创办蔬菜种植基地等。郑小红的农庄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本村的奉云花就是其中一位。150元一天的点工,每年能增收万余元。奉云花的丈夫在村里的蔬菜基地和邻近工地务工,也有不少收入。2016年,他们家顺利实现脱贫。现在,靠着务工加上金银花等产业的收入,一家人奔上致富之路。
在虎形山瑶族乡,像郑小红、奉云花这类典型还有很多。郑小红说:“这一切变化,都与乡里旅游、农业产业扶贫息息相关。”
近年来,虎形山瑶族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逐步走出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虎久雾语为代表的茶产业、以四季豆土豆为代表的特色果蔬产业和以大花瑶景区为主的旅游产业等四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该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786元增加到2019年的10240元,平均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9.85%下降到2019年的0.6%。
立足生态优势,把特色农业做优。虎形山瑶族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巩固生态优势,保持原生态特色。该乡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5%,3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就有近千棵,有2个保存完好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该乡依托全年气候凉爽、土壤富含硒元素的独特生态优势,发展金银花、生态果蔬及茶叶等高山富硒特色产业,创建千亩产业示范基地4个。目前,这几项产业的产品品质、口碑和销量都很好,高山天然富硒延季节蔬菜供不应求。
立足文化特色,把文旅产业做强。该乡大力挖掘整理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讨僚皈”、花瑶婚俗和花瑶山歌等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民族歌舞,组建花瑶表演队,以民族节日、文旅节等为载体,全方位展示花瑶文化,实现文旅、农旅融合发展。该乡通盘谋划景区发展,提供采摘、观赏、休闲、娱乐、健身等旅游服务,逐步形成“果间菜、房间花、荷下鱼、园中游”的格局,逐步配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目前,大花瑶景区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今年,主会场设在虎形山的湖南(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签约文旅招商项目49.5亿元,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0万元,对隆回“文旅兴县”战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立足产业带贫,把利益联结做实。该乡成功打造市级龙头企业华峰生态果蔬开发有限公司,并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有志之士发展生产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其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该乡积极扶持的华佳移民金银花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该合作社帮扶的36户贫困户共117人,人年均增收5936元。
同时,该县注重品牌创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并结合花瑶文化,打造“花瑶花”文创品牌。该乡注重抓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昔日穷山僻壤,今日美丽瑶乡。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瑶乡已发生巨变;在接续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瑶乡人民正铆足干劲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