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社会上有批评教师和家长的声音响起: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这不是一种好现象,我们确实该坐下来读点书了,不论为自己的孩子还是学生。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言讲明读书与实践的重要性。然而纵观朋友圈,生活见好,四处旅行者甚多,晒各种照片与游记的大有人在,但能静下心来读书谈诗的人却寥寥无几。有人说那是文学家的事,与己无干,真是这样吗?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从小受现代高科技与网络的影响,比起上个世纪的孩子来,不知要见多识广多少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我们接受的又是传统教育,相对来说知识结构单一,底子薄,怎能不与时俱进,从广泛的阅读里汲取营养呢?
作为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经历了从人教版到湘教版再到人教版(即部编版)的教材更替,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落后了,得跟着学生多读书,多读教材。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入选课文、诗篇无疑是最好的业务读本。通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每个单元的设计、导入,每篇课文的甄选、编排无不为现在的孩子考虑需求。于是有些老课文删除了,有些较为年轻作家的文字又被选入了,中老年教师刚开始对新教材有点畏难,一时无从下手,很不适应。然而教了几年后,感觉就很顺手了,新教材也更适宜学生自学,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要适应时代变化,教好学生,教师必得熟读文本,钻透教材,查阅各种资料,做好充分课前准备,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有效。但是,光读教学类书籍还远远不够,必得留点空闲,读点闲书。何谓闲书?即跟业务不相关的一些好书,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哲学、心理学、建筑学乃至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还要静心读些现代散文、诗歌、随笔等,还不妨多了解摄影、写作方面的知识,修炼自己,提升自身素质,以备不时之需。曾有个网上笑话,说上级检查,在某人办公桌里搜出与工作业务并无半毛钱关系的文学书,随后便对该书的主人进行了严肃批评,这显然是不爱读书的人干的事。
教师不仅要利用空余时间带头读书,做好学生的榜样,更要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想象力即创造力,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说真话。我喜欢带孩子读经典神话、寓言故事,那些作品极富想象力,亦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古人的美好愿望。我也常鼓励孩子多读多想,大胆创新,特别要注重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的视野和心胸必须开阔。
阅读是最低成本的投资。改变观念,从阅读开始;改变命运,从阅读开始;改变朋友圈,从阅读开始!不一定要成为作家、诗人,但我们可以做那个导读作品最好的老师。
阅读,从教师开始吧!
(陈芙蓉,新邵人,湖南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