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从精准脱贫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键,也是使命所在。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驻村帮扶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组织精兵强将,聚焦真派、真驻、真帮、真考,抓实精准扶贫工作。
自2015年8月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派出扶贫工作队,先后进驻大祥区罗市镇盘比村、武冈市荆竹铺镇漠溪村开展驻村帮扶,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5年间,在该中心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党的关怀和温暖被送到群众的心窝里、心坎上,凝聚起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压实责任,践行初心办实事
9月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夏春生带队来到武冈市荆竹铺镇漠溪村,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该村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得知村民迫切希望将一条长约4公里的砂石土路硬化为水泥路,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村民日常通行时,夏春生当场表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迅速给予资金帮扶,帮助漠溪村完成道路修建。
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始终把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驻村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和保证。该中心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贫困村调研,带头落实帮扶措施、指导帮扶工作,为基层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上党课、讲政策,以上率下、模范带头推动工作。该中心组织中层干部和部分党员与帮扶村的特困人口结成帮扶对子,多次到贫困村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与村“两委”探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实现精准脱贫。
为全面促进驻村扶贫工作队发挥作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根据省、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制定了具体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任务和职责,建立考勤、日常管理、奖惩等制度和约谈、通报等机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坚持“台账化”管理,严格落实考勤签到、请销假、日志调阅、随机督查等制度,通过严格考勤、规范程序、及时通报,进一步传导压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全方位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运行管理。
漠溪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238人,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精准帮扶下,该村于今年6月实现脱贫退出。7月27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组入户调查,该村脱贫合格率达标,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智慧扶贫,挂图作战惠民生
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率先利用大数据和无人机技术,自主研发了一套高智能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并将其广泛应用到自然资源领域的基础地理信息测绘、不动产统一登记、国土空间利用等工作中,两度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优质工程金奖和湖南省首届管理创新奖。基于这一坚实基础,该中心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开辟独特的精准扶贫工作路径,让不动产改革成果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在武冈市荆竹铺镇漠溪村村部,挂在墙上的一张《漠溪村扶贫影像图》格外醒目。这张影像图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全村基本状况、资源分布等信息,还精准标注着每户贫困户的居住位置,既全面覆盖又突出重点,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帮扶漠溪村的“作战地图”。
2018年3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进驻漠溪村开展帮扶工作。扶贫工作队对全村贫困户进行全面摸底后,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科技,以漠溪村最新影像图为载体,绘制出《漠溪村扶贫影像图》。这张高清晰度的影像图,将全村所有贫困户、帮扶人信息进行一对一关联,帮扶人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直接获取贫困户家庭情况等信息,实现贫困户、帮扶人、扶贫举措等“一张图”管理。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驻漠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华说:“影像图既有利于我们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也有效解决了漠溪村空间地理数据空缺问题,为该村当前的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提供有效服务。”根据这张图,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按图刨根、照图施策、依图治贫、靠图致富,开启精准扶贫模式,让漠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大祥区罗市镇盘比村扶贫时,该村村民仅拥有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无法办理抵押、贷款等业务。为了增强村民自我脱贫奔小康的意识,也为了让村民在奔小康的路上能够合法贷款,该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多次往返盘比村,免费上门为全村自愿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村民办理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登记,全面开展资料收集、房屋测绘、权籍调查等工作。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驻盘比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申传胜介绍,不动产权证书的颁发有利于明晰农民住房产权,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拥有不动产权证书后,村民可充分享受宅基地使用权这一住房财产权,这也意味着村民可用已获证的房屋进行抵押、转让等交易,缓解融资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中心共为盘比村300余户村民免费发放不动产登记证,充分满足了村民的办证需求。
凝聚合力,夯实基础助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着眼贫困村基础设施现状,着力解决贫困地区通路、通水、通路灯等问题,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
漠溪村位于荆竹铺镇南部,地域面积5.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落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驻漠溪村扶贫工作队日夜奔波,帮助该村将水泥公路修通到每个小组和主要院落,实现村组道路100%全覆盖。为确保村组道路通畅,工作队及时与电力、通信部门协调,将占据路面的电线等移到路外,并调来挖机等,将路面的垃圾、砂石、泥土等全部清运出去,既保证公路畅通无阻,又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过去一到晚上,漠溪村四周漆黑一片,村民出行不便。扶贫工作队积极筹集资金,组织施工,在村干部的支持下,80多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山村的各个角落。同时,他们协助村“两委”利用帮扶资金新建、维修山塘、水渠、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并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实现户户水进户、人人喝上安全饮用水。
盘比村位于罗市镇西南角,是省级贫困村。全村仅有一条3.5米宽的水泥村道,其他村组道路没有硬化,一到大雨天,村民就面临出行困难。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配合驻村扶贫工作组积极筹措300多万元建设资金,将村里的主干道从3.5米拓宽至5米,并完成5条通组公路的硬化工作,帮助盘比村实现通组公路全覆盖。
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盘比村建成了4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此后,村里自发组建了一支健身队,只要不下雨,村民们傍晚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到广场上跳舞。如今,文化广场已成为村里人气最旺的休闲场所。
为满足村民对互联网和网络电视的需求,扶贫工作组和中国移动邵阳分公司协商,决定在盘比村投资36万元建设有线光纤入户工程,满足全村480户的宽带和网络电视装机需求,并为村民免费提供两年宽带和一年网络电视服务。
心系群众,真帮实扶暖人心
申传胜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中坚力量,2015年以来一直参与扶贫工作。在他的记忆中,一次帮助贫困村村民找到失散70余年的亲人的经历,是最暖心的扶贫故事。
“幸亏申队长帮忙,我才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提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申传胜,盘比村10组村民申爱莲言语之间满是感激。与申传胜结识的近3年里,申爱莲一直把他当作恩人。
2017年11月底,申爱莲来到盘比村村部。当天是申传胜值班,当申爱莲得知申传胜祖籍也是邵东佘田桥时,便迫不及待地请求申传胜帮她寻亲。原来,申爱莲生于佘田桥镇,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乡,她便被领养到大祥区罗市镇禾嘉村生活。数十年间,申爱莲一直想寻找亲人,但由于儿时记忆模糊,多次寻亲未果。
热心的申传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申爱莲寻亲的请求。依据申爱莲提供的她在佘田桥镇被养父领走的地点以及叔叔的姓名,申传胜多次前往佘田桥镇找人。他每天在邵阳申氏微信群转发申爱莲寻亲的信息,希望知情人能提供线索。得知邵东市水东江镇修建的申氏宗祠主体工程完工,全国各地的申氏宗亲将来这里聚会,申传胜提前打印了500多份寻亲公告,专程开车赶到申氏宗祠,在吃饭时每桌发放一份寻亲公告。
这份寻亲公告,最终帮助申爱莲找到了亲人。被告知邵东市杨桥镇大合村可能有申爱莲的堂兄后,申传胜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着申爱莲和她的两个女儿赶到该村。根据申爱莲的样貌和她讲述的儿时经历,该村一村民确认申爱莲正是自己的堂妹。71年来第一次见到亲人,申爱莲老泪纵横,无比激动。
数天后,申爱莲的堂兄带着另外3个堂弟及家人从邵东来到申爱莲家认亲。看到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亲人,申爱莲激动得泣不成声,分别跟4个堂兄堂弟相拥。在一旁的申传胜忙用手机记录下这感人的场景,并帮他们建立“相亲相爱一家亲”的微信群,把拍摄的照片发到群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