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吴军民 范倩倩 王希文) 10月16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消息,截至9月底,我市今年要求整治到位的41处非法码头、渡口已全部完成撤销批复文件下发、“三牌一线”等渡运设施拆除、渡船处置以及渡工安置工作。
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今年3月起,我省开展洞庭湖和资沅澧三水非法码头渡口专项整治。7月底,省交通运输厅确认我市资水干流整治任务共计98处,其中取缔类非法码头7处,取缔类渡口34处,规范提升类渡口57处,渡口整治任务量在全省排名第一。
资水干流非法码头渡口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专门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资水干流非法码头渡口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狠抓落实。相关县、市、区第一时间传达落实,将责任压实到每一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压实到每一个渡口、码头和每一艘渡船,形成了“层层压实责任、处处明确人员”的格局,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网络。
为扎实完成整治任务,我市大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先后投入165万元,切实保障各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渡口码头整治,涉及群众日常出行,关系到“最后一公里”。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电子显示屏,并采用深入群众家中开展思想动员等方式,扎实做好群众思想疏导。
新邵县大新镇辖神庙渡口日均渡运人次很少,属于需要撤销的渡口。但该渡口东岸有一座寺庙,每到烧香日有上百游客需要过河,周围部分群众对渡口撤销表示不理解。经该县海事部门和镇政府耐心宣传、悉心劝导,渡工和周围群众都表示理解与支持,愿意从附近的申塘渡口和桥梁过河。最终,辖神庙渡口被成功撤销。
一些渡口年代久远,渡工世代相传。渡口取缔后,渡工如何谋生,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为切实做好渡工安置工作,市整治办要求相关县、市、区切实倾听群众诉求,用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大祥区瓦窑坪渡口需要撤销,老渡工李开华已摆渡22年,如今年迈体弱,其家中房屋年久失修,生活困难。在了解李开华的具体情况后,大祥区根据相关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助,并拨专款为其修缮房屋,此外,还在生活保障政策上予以支持,解决了老渡工的后顾之忧。
截至9月底,我市资水干流非法码头渡口整治工作圆满完成,渡口撤并工作完成量居全省第一,整治进度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扎实巩固整治成果,严防问题反弹,并深入开展规范提升类渡口的后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