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是党纪国法的要求,是社会安定的需求,也是个人品行的修养。要想做到不管人前人后,都能心底里认同、行动上坚守清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是有欲望的,一旦意志不坚定,很容易被利益诱惑、被他人影响、被不良风气沾染。所以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自省和自律,自觉接受他律而不是躲避他律。
从浮出水面的贪腐案件中,贪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本就没有廉洁意识,当官就是为了发财,为了攫取更多利益,不过是披了层隐形衣;一类知道自己必须廉洁、也曾努力自律,但终究没有抗拒诱惑而被腐蚀。
不管是哪一类贪官,一旦行贪肯定是想要躲避他律的。他们抱持的最大侥幸心理是,知情者基本都是利益链上的共生共存者,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但是古话说得好,要想人莫知,除非己莫为。古往今来,因利而聚又因利而散,因利相亲又因利成仇的,还少么?而且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只要做了就一定会留下能被人揪住的“小尾巴”。
如何在心里重重敲响警钟,不做那“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的人?不妨效学东汉清官杨震。杨震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杨震当场拒绝,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当今社会,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行贪受贿,所有的贪贿也总是在“幕夜”下进行。虽然外人不尽知情,至少你自己知道。你心里想不想廉洁,别人不知道;你口里说的廉洁是虚是实,别人不知道;但行动上你是否做到了清廉,一定是有人知道的。百般遮掩、各种借口,都没有用,一时或能侥幸于攻守同盟或手眼遮天,终究逃不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逃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不管我们是主动清廉还是被动清廉,且老老实实记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作者系本市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