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我爱上了喝茶。除喝邵阳的古楼茶和湖南的“三湘红”以外,主要是喝“中国十大名茶”,如毛主席亲笔命名的都匀毛尖,它翠绿色、香气高、味鲜浓;西湖龙井,它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等四绝,小酌一口令人难忘;产自武夷山的金骏眉,它由手工制作,外形俊秀,呈金黄色,泡出的茶汤色明亮,带有清新的果香……喝得最多的还是第二故乡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它有特殊的兰花香。每年福建老战友薛华强都给我寄来一大箱,让我喝个够。
由喝茶自然就想起了《茶经》。1983年,全军要抓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单位。我师的副政委程有元同我领着师政治部的同志研究,规定每个团在驻地抓一个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的单位搞共建,指定师政治部同步兵第260团与上饶市第一中学搞共建。该校是江西省的重点中学,我师的孩子几乎都在一中就读。一中坐落在上饶市内,校内有上饶胜迹——茶山寺和陆羽泉。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陆羽,曾在茶山寺筑山舍隐居,凿井品茗,种植茶树。因井水清澈,滋味鲜纯,素有盛誉。后人为纪念“茶神”陆羽的功绩,遂命名此井为“陆羽泉”。泉边围井圈,刻有广信知府段大成所题“源清流洁”篆书。泉内围呈八角形,泉壁为红青麻石垒砌。泉水投币不沉,沏茶馥郁甘甜,有“天下第四泉”之称。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经》。
我和260团政委翟春明、副团长张守贤、主任朱跃民等,同一中刘校长等校领导一起,研究并实施了三条“共建”措施:一是请了方志敏烈士的战友徐大妹老人,向全校师生讲述了方志敏的战斗故事,师生们阅读了《可爱的中国》一书,树立了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育人的理想。二是一中校长在陆羽泉边向师生们讲述了“茶神”陆羽笃行不倦,广采博收,百折不挠写出《茶经》的精神,激励师生。三是以陆羽种茶凿井为榜样,军人和师生共同挥锄挖土,在校区修建了茶园、梅园、桃园、李园和凉亭、石凳,营造了幽静的学习环境。
从1983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创建”,上饶市一中于1985年春季被福州军区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一中一届又一届的学子考进了全国各地的大学和军事院校,成了祖国的有用之材。
(伍想德,原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