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

紧弦满弓战贫困

——北塔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综述

罗俊 李爱国 呙奕州 何比峰 许丽慧

精心打造的产业种植帮扶基地维系着农户致富的希望。

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推动贫困户就业。

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航拍下的北塔区高楼林立。 申兴刚 摄

在北塔区的城中心,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产业项目相继动工建设。在农村,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每个贫困村,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的实施,让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迎来了新生活。

北塔区现辖1乡4街道,总人口10.6万。截至今年9月,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6户3641人,其中已脱贫1027户3475人,全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57%降至目前的0.37%。

近年来,该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安排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凝心聚力,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挥“头雁”效应,领航脱贫攻坚

“一雁引来众雁飞,群雁高飞头雁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完善帮扶机制,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前提。

明确工作主线,夯实主体责任。2017年,北塔区12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退出后,该区立足实际,将巩固提升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线,先后制发了《北塔区巩固脱贫成果“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和《北塔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工作方案》,将工作细化为49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牵头单位与具体职责。4年来,北塔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始终坚持对脱贫攻坚工作一月一研究,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月一调度。全区12个贫困村与11个非贫困村均由1名区级领导联点,2至3个区直部门联村帮扶,通过强化区级领导和“一把手”的帮扶责任,各村均建立了“以联村处级领导为指挥,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为主体”的“攻坚战队”,组织、指导联户帮扶干部、广大贫困户同向发力,向贫困发起进攻。

有了坚强队伍,更要注入动力,北塔区委坚持在“扶贫一线选干部”,把在脱贫攻坚中敢攻坚、能战斗的干部作为用人首选。自2014年以来,一批扶贫一线干部获得提拔重用,全区形成了到扶贫战场立功的良好氛围。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堡垒。2017年,12个贫困村整体退出之后,时任北塔区委书记的仇珂静强调:“如何巩固成果更加考验扶贫工作的水平,要稳定脱贫成果,要提升脱贫成色,关键要建强村级党组织,打造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自此,一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治全面推开。马家村脱贫后部分干部有松懈思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仇珂静多次到村里召开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专题会议,找症结,开药方,目前的马家村已经成为党建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马家村脱贫后,村“两委”对如何带群众致富办法不多,仇珂静牵头引入发展蘑菇产业,当年实现产值21万元。目前,马家村从事蘑菇种植的贫困户达到30户。

强化基础保障,夯实脱贫攻坚

近年来,北塔区紧盯各项任务目标,从民生问题出发、从难处着手,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做到因户、因人施策,完善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不让任何一名贫困群众掉队。

紧盯住房安全,着力查漏补缺。该区围绕保障房质量管理、房屋设施配套、安全鉴定等指标,认定“四类人员”1484户进行住房安全“回头看”,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四类人员”房屋安全进行了安全等级鉴定,对791户贫困户危改房、自建房进行了全面检修。新建保障房275栋,厨房厕所全部配备到位,入住率达到100%。

紧盯义务教育,着力保障入学。2017年以来,全区年均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1998人次,春秋两季教育扶贫补贴全部打卡发放,始终按照小学阶段每学期500元,初中阶段每学期625元的标准执行。开展雨露计划累计帮扶贫困学生500人次,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流程帮扶体系,对因病、因厌学不愿就学的学生开展“三帮一”送学行动,实现了零辍学目标。

紧盯基本医疗,着力提升服务。全区3641名贫困人口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医保参保、特惠保购买率均达100%。“一站式”结算全覆盖,区域内定点医院实际医疗费用报销率达85%以上。33种大病患者147人已经全部救治,救治率100%。全面落实慢性病签约服务,医生严格按要求定期上门,慢性病贫困户所需要的药品由村医登记收集并纳入特殊门诊报销,报销比例达到80%。今年3月,邵阳市中医医院北塔分院建成,现已正式开业,被纳入到区医保定点医院,方便老年人就医。对大病重病户、低保户、残疾人户、孤儿等特殊群体,该区还积极挖掘本级财政潜力,安排专项资金实行差异化困难救助,累计为贫困人口减少医疗开支2000余万元。

突出帮扶重点,做好兜底保障。让没有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困难人群走出困境,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北塔区狠抓兜底保障工作落实,聚焦推进大病重病、重残等“五类人员”纳入农村低保,防止特殊困难群体“脱保”“漏保”,全区共排查纳入532户793人。2019年以来,该区以未脱贫户及整户无健康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监测户为重点,着力扩大低保覆盖面,精准认定316户554人为农村低保及社会兜底对象,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80元,兜底一类人员标准提高到4140元,农村分散供养基本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304元。

激发内生动力,添彩脱贫攻坚

提升公共服务。北塔区着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北塔365党建品牌创建和“争当‘六心’村干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活动。依托北塔365党建平台,为每个贫困村配置了高标准的便民服务窗口、扶贫办公室、扶贫档案室、扶贫讲习所等设施,打造了脱贫攻坚的基层阵地。

每个贫困村均建成了文化活动广场,搭建了乡村戏台,全年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120余次。该区还大力推进“益农社”进村,搭建“58农服”电商平台,建成了1个区级运行站、16个村级运营站,全部配齐了电脑、扫码机等标准设备,完成了运行队伍组建和业务培训,打造了电商扶贫正规军。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内力。以人社、扶贫、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为核心,以“一户一技工”为目标,广泛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实用技能、务工技能等培训。自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村实用种养技术、家政等各类技能培训100余场,培训2000余人次。大力实施劳务经纪人制度,推荐就业岗位2000余个,新建扶贫车间7家,吸纳贫困劳动力43人。技能培训的作用不仅为贫困户找到了脱贫的路子,更增强了贫困户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9月,全区外出稳定务工人员1450人,较去年增加363人,增长33.4%。培养了8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成为各村产业扶贫合作社管理中坚力量,带动发展小型合作社、家庭农场20余家,吸收劳动力300余人。

常态化自查自检,护航脱贫攻坚

贫困户生活得到改善了吗?如何确保以后不返贫?只有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才能算真扶贫、扶真贫。为此,北塔区始终加强监督,坚持把“回头看”作为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边看边改,以查促改,切实解决脱贫质量上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脱贫经得起检验、群众能满意。

高位推动,精心谋划部署。北塔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全面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切实加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从今年4月份开始,全区以乡(街道)为单位,开展村级交叉检查;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回头看”工作,督促“回头看”按时落实,按时整改督查发现的问题。

层层抽检,确保核查精准。交叉检查过程中,为克服基层扶贫干部检查不仔细的问题,该区脱贫攻坚办公室全程跟踪“回头看”问题整改,组织各乡(街道)扶贫干部、区直部门扶贫专干,以及各驻村工作队进行“回头看”业务培训,培养了80名专业的脱贫攻坚督查员,形成了问题整改中坚力量。在“回头看”过程中,对交叉检查工作进行抽查,督查组随机抽取贫困户进行检查,及时指导核查人员纠正相关问题。

压实责任,一查到底。在开展“回头看”的同时,启动全区脱贫攻坚“护航行动”,由区纪委牵头,组织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就“回头看”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追责问责,凡出现群众举报的问题一查到底,压实“回头看”责任。对于省、市、区各级检查反馈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以书面形式告知联村区级领导,由区级领导深入村里督促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行动期间,全区23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共计有25名区级领导联点入村指导问题整改,共计解决“五类人员”认定、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房屋修缮、产业长效发展等问题15类130余个。

--> 2020-10-17 罗俊 李爱国 呙奕州 何比峰 许丽慧 ——北塔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综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21.html 1 紧弦满弓战贫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