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

放弃在外打拼十年的事业,彭育忠返乡带领村民夯基固本摘“穷帽”——

条条大道通“顺水”

10月9日,在新邵县迎光乡顺水村新建的香菇基地里,该村党支部书记彭育忠一边引导员工将引进的菌棒卸在基地内,一边叮嘱村民们种植香菇的注意事项……从见到彭育忠的第一眼开始,他就一直忙着处理各种事情,而这就是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来的工作常态。

国庆前夕,湖南省2020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候选人正式公示,彭育忠榜上有名。

党龄还比工龄长

一条从迎光乡通往顺水村的村道,长1.3公里,宽6米。这条路用如今的眼光来看,也许只是一条较为宽敞的村道而已,但是放在十余年前的新邵来说,其建设标准不仅在整个“河西”(新邵西部六个乡镇)首屈一指,在全县也是值得一提的。

顺水村的村道拥有这么高的规格,跟修了半辈子路的彭育忠是分不开的。1992年至2002年,彭育忠在广州、福建从事道路建设工作,由于技术过硬且勤劳肯干,很快带领村里一帮壮小伙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这名1986年就入党的老党员,在工作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村里青壮一辈中很有影响力,这也为他以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我们村里以前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连条像样的村道都没有。多亏了彭书记,我们才走上了这么好的路。”村民黄书明回忆道。

2003年,彭育忠回村当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年,村里的老人跟他诉苦,说村子里都是泥巴路,到了雨天根本没法出门。彭育忠二话没说,当即召集村干部商量修路的事情。做事雷厉风行的他,上门入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将任务分派到每个村民身上。全村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就算这样,修路的钱还差了一大截。彭育忠主动找到县交通局等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并亲自上阵,带领村民开始修路,仅耗时2个月,这条村道就修好了。

乡村也比画中美

顺水村是迎光乡的东大门,山环水绕,旅游资源丰富。该村由原顺水村与狮塘村合并组成,全村人口2705人,其中贫困户93户401人,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山林面积1800亩。

2014年,顺水村被纳为县级贫困村。彭育忠当即组织村“两委”班子分析本村致贫原因,并制定脱贫长期计划。他们不仅多方筹措资金2370万元建设石马江流域河堤改造项目,而且新修和整治了农田水渠,实现全村各大小院落水泥路全部通达,90%以上的村民喝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电,村小新教舍、光伏发电站、文化广场等一一落成……短短三年间,昔日一穷二白的顺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彭育忠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顺水村成功争取到了特色农村合作社、全村人居环境试点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该村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公路沿线及村庄院落环境整治;提前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公路+生态”,农村公路已经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7年,顺水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同年被评为“旅游开发扶贫村”。2018年,该村获评“新邵县美丽乡村建设村”。

产业更比蓝图“壮”

广植梧桐树,筑巢迎凤来。顺水村积极谋划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级经济,不仅鼓励本村村民发展产业,更多方争取项目,形成了“厚土、双桥”双轮驱动、多项产业并驾发展的良好局面。

该村2014年创立的邵阳市厚土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0亩,从事生态农业种植与养殖,并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直接带动村里100名贫困人口就业,产业红利惠及全体村民。该村成立的双桥专业种养合作社,投入资金200万元,流转土地300余亩,带领村民发展优质种养业脱贫增收。如今,两家企业均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基地。

同时,顺水村还大力招商引资,成功与一家高科技公司签定香菇种植合作协议,投资200余万元预种植香菇20棚约30亩,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此外,彭育忠还自行垫资20余万元,在村里建设冷库,计划将村里的优质农产品在旺季时储藏起来,淡季时上市,实现错峰销售,以增加村民收入。

湖南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个人,市、县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一摞厚厚的荣誉证书背后,书写着彭育忠一心为民、拼搏进取的精彩。彭育忠及村“两委”班子积极作为,带领村民共建美丽乡村,让顺水村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别样之美。

--> 2020-10-13 通讯员 吴珺 何灿 许霁 放弃在外打拼十年的事业,彭育忠返乡带领村民夯基固本摘“穷帽”——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79.html 1 条条大道通“顺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