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金手指葡萄如果不摘的话,很快就会成熟变酸,口感就没有那么好。这个南玉葡萄可以在藤上挂很久,挂得越久越甜。”金秋九月,邵阳县塘田市镇夏溢村康尔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乐艾保和村民一起采摘成熟的葡萄,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乐艾保所在的夏溢村由夏溢、清水等4个村庄合并而成,有村民37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2户651人。过去由于水不通路不通,村里连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
近年来,在国网邵阳县供电公司驻夏溢村帮扶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克服先天不足,打通水、路“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如今,该村不仅成立了农业发展公司和沁泉、雅鑫等4个种养殖合作社,还有康尔乐等多个家庭农场。
当下正值秋收季节,昔日的贫困人口银醇春正在自家的水稻田里,忙着收割成熟的稻谷。汗水顺着银醇春的脸颊直往下流,后背也湿透了,但他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
“自家被评为贫困户,我觉得很丢人,就想着如何早些摘掉贫困户这顶帽子。”银醇春说,他家曾因病因学致贫,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就业补贴、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高中教育免学杂费、助学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也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但他觉得“脱贫路上不能只想着‘等、要、靠’,只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让自己真正脱贫致富,过上好生活。”
2018年初,银醇春与同乡亲朋5人共同出资成立了湖南沁泉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承包鱼塘,养鱼和泥鳅。合作社第一年便收入18万元,这更加鼓舞了银醇春创业的信心。2019年,合作社开始承包土地种油茶、水稻,扩大鱼塘规模。目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种植油茶400亩、水稻360亩,鱼塘增加到100余亩。靠着发展产业,银醇春终于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小康之路。
如今,45岁的银醇春每天都忙着打理合作社的大小事务,虽然比以前更忙了,但也有了更可观的收入。对于以后的发展,银醇春也有着自己的盘算。他正计划发展生态旅游,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发展产业,与村民一起增收。
随着一个个合作社先后成立,夏溢村的粮食等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年初受疫情影响,村里积压的菜籽油、生态米、鸡鸭鱼等各类农产品一直找不到销路。了解这一情况后,国网邵阳县供电公司驻夏溢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戴建忠立即变身带货主播,在“国网湖南电力消费扶贫云售卖”微信群里为夏溢村的农产品吆喝卖起货来。
“岳阳公司每桶10公斤的订10桶。”“邵东公司订25桶。”……当天,来自国网湖南电力系统的28家单位纷纷下单抢购,不到10分钟的时间,夏溢村的菜籽油等农产品便找到了各自的“归宿”。 当天的线上售卖活动,共销售菜籽油、茶油、虾稻米、活水鱼等各类农产品约1.65万公斤,销售额达到17万余元。
菜籽油加工和售卖是银新权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银新权告诉记者:“今年初我们还收购了附近村所有贫困户的菜籽油,帮助大家解决燃眉之急。我今后还打算开个网店,帮更多村民卖农产品。”
如今的夏溢村,自来水通到每个家庭,通组串户水泥路将全村连为一体,生活变好了,村庄变美了,产业变强了。至2019年底,全村仅剩14户31人未脱贫。今年,全村贫困户都已达到脱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