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爱莲池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家后园的“小鸟天堂”
唯有师恩留心间
渔港
卖旧书的老王
崀山六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唯有师恩留心间

姜 民
 

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物质匮乏、缺衣少食的小山村里,母亲不羡慕家境好的邻居吃穿无忧,只羡慕别人的孩子会读书。

那时,父亲远在广州军区某部当兵。有一次,母亲带着妹妹到父亲部队探亲,把大姐委托给外婆照管,希望跟大姐年纪差不多的小舅舅和小姨辅导大姐的作业。没想到回来以后,发现大姐一百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做。母亲就埋怨小舅舅和小姨没有辅导好大姐的学习,并跟父亲说:“孩子们的教育是一件大事,我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前途。以后,我没有重要的事情,就不到部队来了。”从此,母亲一边做田里的农活,一边亲自督促辅导我们的学习。还有一次,大姐在坪里读课文《燕子飞回来了》,里面有一个“燕”字,妹妹就以为大姐在骂她,她就到母亲面前告大姐的状。母亲对妹妹说,傻孩子,大姐在读书呢,你也跟大姐一起读书。妹妹等大姐帮母亲做事去了,就对着一本捧倒的书咿咿呀呀地念了起来。正在发育长身体的哥哥看见别人家有鸡吃,有葡萄吃,有冰棒吃,可怜巴巴地用手中的竹棍在邻居的门窗上一路划过去。母亲总是把哥哥拉回家里来,要我们读父亲从部队里寄回来的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母亲教育我们多读书,要我们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上世纪80年代末,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因为要送哥哥读大学和妹妹读中专,而没有钱送我和二姐读电大,我只好在家里待业。父亲为了排遣我待业郁闷的心情,要我帮他誊抄文章给报社投稿。那个时候写文章是用复写纸垫着誊抄,保留底稿做存根。写好以后在信封上贴上八分钱的邮票投到邮筒里。我誊抄父亲的稿件时,父亲告诉我,中国汉字是方块字,做人就要像这方块字一样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我在父亲的指引下,慢慢迈进金碧辉煌的文学殿堂。我悄悄瞒着父亲给报社投稿,没想到,过不了多久,报社给我发了那篇文章,还寄来了十二元的稿费。我收到稿费的高兴劲儿别提了。

自从我发表文章以后,父亲仍然谆谆教导我,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比自己强的人都可以当自己的老师,就是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也要向别人的长处优点学,这样才能进步。父亲那个时候已经是省作协会员了,但是他碰到比自己强的晚辈、小辈,照样不耻下问,活到老学到老。

有一年,全国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局负责这项工作。父亲帮我报名考试,在这里做计算机录入员。上岗前要培训,两个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一个姓左,一个姓廖。培训完以后就要考试,标准是输入一万个数字,差错只能在五个以下。那个时候条件差,家里没有电脑键盘练习数字盲打,只能用泡沫雕刻一个键盘模型练习。有时候,我练习累了,只想休息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母亲怕我练不好,考试不合格,总是催着我多练习。在统计局机房里练习时,左老师和廖老师总是循循善诱,我如沐春风。在刻苦努力的练习下,我考试合格,顺利上岗。正式上岗后,我每天以零差错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人口数据录入任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优先录入员。这与母亲及两位培训老师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写作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因为工作忙的原因,我忍痛搁笔近三十年。现在快退休了,我才重新拾起笔来。有一次,我写的一篇文章还上了国家级报刊,我特别高兴,父亲也为我高兴。

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

(姜民,任职于娄底市公安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