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一阵村民的贺喜声中,一台崭新的小汽车挂着红丝带,缓缓驶入新邵县新田铺镇水尾村。该村11组的曾维功是这台新车的主人,他的脸上满溢笑容,不时挥手向左邻右舍打招呼。站在一旁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孙亮生笑着对他说道:“老曾啊,你家现在是过上了小康生活,要是大家都像你一样,那我们就全民奔小康!”
“以前我家日子过得很苦,没有像样的房子和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是村里的危房户。”讲起过去的生活,曾维功话语中满是感慨。
曾维功一家在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曾维功和妻子都没有稳定工作,家中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小孩,一家四口挤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D级危房中。全家都靠曾维功在附近打点零工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艰难。
2018年,新邵县政协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水尾村,首先对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一户“过筛子”,“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经过走访调研后,工作队队员发现,在村里,像曾维功这样年纪轻、有劳动力却没有技术的贫困人口并不少见,只要能让他们获得就业技能,有了一门手艺之后,就能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告别贫困。
在村“两委”及扶贫工作队队员的介绍下,曾维功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厨师培训班。经过一期的学习之后,曾维功回家置办了帮厨用品,先是在红白喜事中替人帮厨,赚点劳务费。慢慢地,他的手艺越来越好,也累积了一定的人脉,就添置了几十张活动桌及几百条凳子,并购齐了办酒席的炊厨用品,自己当老板,在附近乡村承包办酒席的业务。现在,曾维功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他的酒席不但在水尾村出名,在新田铺镇出名,甚至连北塔区的一些村子办红白喜事都慕名要他的团队去。
随着品牌逐渐打响,曾维功的生意越做越大,收入也成倍地增长。妻子在邵阳陪读,也开了个小茶馆,生意很好,每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现在,曾维功一家四口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短短几年间,一家人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在家乡砌了一栋新楼,家中电器应有尽有。
为了方便工作和接送孩子,曾维功最近现款购买了一台十多万元的小轿车。开着新车,曾维功满怀喜悦与自豪,非常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工作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