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艾哲 通讯员 吴智睿 杨小艳) 8月5日,在邵阳县诸甲亭乡新安村的双季稻种植基地里,村民顶着烈日忙着收割早稻,挂满汗水的脸上尽是收获的喜悦。
这是新安村自发展村集体经济以来双季稻种植基地的第一次丰收。早前村里没有村集体经济,产业无法形成规模,村民收入没有保障,部分农田存在抛荒现象。去年以来,该村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唤醒“沉睡”的资源,整合村级闲置资产,成立新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产业发展目标。年初,村里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工作、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收割机正在作业的这一片早稻田,都是我们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新安村党支部书记段长清介绍,国家鼓励种植双季稻,村民也有一定的种植经验,思来想去,村里决定发展双季稻。今年,村里通过“党支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营扶贫模式种植了200多亩双季稻,其中属于村集体经济的有100多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抓好了‘米袋子’,不怕村民的‘钱袋子’鼓不起来。”段长清信心十足地说道,发展双季稻村集体经济后,村里集体经济预计可增加2万余元,土地抛荒现象同时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