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震惊吉林乃至全国的《平安经》遭到网友质疑,人民出版社28日官微声明,从未出版《平安经》一书,也从未同意与任何单位联合出版该书。
由吉林省公安厅贺副厅长出版的《平安经》,整本书就是以“XXX平安”造句,例如众生平安之各年龄平安为:“初生平安,满月平安,百天平安,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4岁平安,……”中国公众场所平安之中华火车站平安为:“北京火车站平安,西安火车站北站平安、郑州火车站东站平安、上海虹桥火车站平安……”网上搜索“平安经”一词,随即跳出一连串相关标题,果然是最近的热点事件。
就是这样一本书,售价269元甚至更高,竟然脱销了,一本难求!一些政府部门举办诵读、研讨等活动宣传推广,一些官员、学者大谈特谈该书的出版价值、阅读心得。有“专家”评价:“官员阅读此书,领悟初心使命。学者阅读此书,顿悟平安哲理。商贾阅读此书,企业平安无虞,民众阅读此书,安享世间太平。”有“学者”吹捧:“《平安经》语言精彩,句子优美;净化心灵,珍视共鸣;凝练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解力。”甚至连一些政府部门微信公号在转发该书内容时也称“值得一读”。
真不知这样评价《平安经》的所谓学者、专家,到底持什么立场?做人的底线是否还在?判断思考的能力哪去了?官场上这种怪现象的出现,足以引起我们重视,足以引发我们深思,足以让我们警醒。
本来,官员有智慧出书,并非坏事,而且是好事,应当宣传,应当鼓励。因为,学习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只有坚持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不断得到进步,不断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领导决策能力。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读书,多读经典,多作思考。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学习收获、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发表出来,或者以著作形式出版,供他人学习交流借鉴,这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工作需要,事业需要,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但是,如果官员出书,仅仅是为了沽名钓誉、捞名获利,粗制滥造,甚至不惜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自己粉饰、作秀,就要另当别论,必须严肃党纪政纪,严肃追责问责。
《平安经》谈不上是本书,倒像一堆呓语。三岁小孩都能编,小学生都会这样造句,为什么受到如此热捧,在全省系统内部人手一册,并引来一大批官员、专家、学者的马屁文章,以致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一片赞声?只能说明,社会病得不轻,官场风气坏得作呕。如果《平安经》的作者不是官员,不是位高权重的省公安厅副厅长,不是有博士、博导、教授、国务院特殊专家的名号,而是一个普通百姓,那就不可能受到如此的关注,更不会被一群“专业人士”拿来诵读、写心得写诗文拍马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吏治的腐败从来都是权力腐败的根源。我们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唯物论,坚持科学,坚持真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大力提倡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坚决铲除一切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本《平安经》,带出一群马屁精。愿我们的官员多些党性,多些理性,多些自觉,少些盲从跟风。(作者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