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有悠久的历史沿革,伴随着工业街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自从旧校址搬出之后,一直没有固定的教学场地,办学环境较差。由于教学的场地受到限制,一些实验课无法上,许多室外活动无法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7月27日下午,邵阳市第十七中学校长张力华在谈到异地重建市十七中时说,不管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期盼早日建成新十七中。
民之所盼,就是人大履职所向。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市十七中重建工作列入2020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一线走访座谈,直奔问题,靶向监督,加快推动市十七中重建工作,促使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市十七中坐落于双清区工业街原金笔厂斜对面,因教学楼、科教楼被鉴定为D级危房而需异地重建。2016年市十七中租赁市交通学校老教学楼3层楼办学;2020年春季起,市十七中9个教学班全部搬迁至原金笔厂,租赁湘才校区办学。其学生大多为老工业街下岗改制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条件十分艰苦。
“市十七中主要服务对象是工业街的父老乡亲,他们的子女就读的十七中。学无定所,环境艰苦,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双清区小江湖街道办事处滨湖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刘金桃感慨地说,希望早日建好新学校,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教育环境。
改善就学环境,解决就学难题,既是市委、市政府解决民生实事的职责所在,也是市人大常委会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民本情怀。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就市十七中异地重建事项启动了首次专题询问。为确保这次专题询问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专题询问实施方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昌义带队到市十七中和原金笔厂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于6月16日、7月20日两次主持召开了专题询问工作推进会,专题听取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前期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对做好此次专题询问的组织准备及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调研组多次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衔接协调,并多次到市教育局、市国投公司、市十七中、原金笔厂、小江湖街道办事处、湘才学校等进行实地考察,征求各方意见,商定重建方案。通过座谈、走访、征询意见等方式,全面厘清市十七中重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列好问题清单,向市政府发出交办函。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和监督下,市十七中异地重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市政府已将市十七中异地重建列入今年市重点项目,成立工程项目指挥部,市十七中异地重建指日可待,必将进一步推动市城区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