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食为政首 粮安天下
揭穿美国“三无”政客的真面目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进行海上首飞
多国专家反对美国针对中国的“新冷战”
“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进行海上首飞

7月26日,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海面滑行。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社青岛7月26日电(记者萧海川 胡喆)7月26日10时许,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也为下一步飞机进行海上科研试飞及飞机相关性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9时28分许,由机长赵生、副驾驶刘汝钦、机械师魏鹏和监控观察员焦连跃组成的首飞机组,按预定科目驾驶AG600飞机从山东日照山字河机场滑行起飞。在空中飞行约28分钟后,飞机抵达预定海域附近。

10时14分许,青岛团岛附近海域,AG600飞机逐渐降低高度。一瞬间,飞机的机腹已平稳贴着海面滑行,激起阵阵白色浪花。10时18分许,降落在海面上的AG600,完成机身回转、调整方向,旋即重新加速、机头上昂、腾空而起,在身后留下一道白色的航迹。

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10时49分许,AG600飞机顺利返回出发机场。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飞机通过欢迎水门,机长赵生报告顺利完成首次海上起降科研试飞任务。

与内陆水面相比,海上起降环境更为复杂多变,飞机既要克服高盐度潮湿环境,还要应对水体密度差异、海面波涛浪涌等新情况。此次海上首飞试验,全面探索了海上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检验飞机水动性能和水面操控特性、检查飞机各系统在海洋环境中的工作情况,并收集海上飞行数据,以支撑后续相关工作。

“鲲龙”AG600是我国研制的可用于森林灭火、水上/海上救援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好、搜索范围广、搜索效率高、安全性好、装载量大等特点。它既可在水面汲水,也可在陆地机场注水,最多载水12吨;单次投水面积4000余平方米,一次性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