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叫蒋智慧,是市财政局驻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龙塘村第一书记。
“崽崽,爸爸要去城步扶贫了。”电话那头,父亲兴高采烈地打电话通知我这个“好”消息,他就像一个即将上战场的战士一样怀揣着壮志雄心,但电话这头我的心里却满是怨言。
我怨他又不再陪伴我。龙塘村位于城步最南端,是与广西交界的偏僻村庄,离家有4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大多数时间饭桌上会少一副碗筷。父亲从我出生时就在河南省郑州市服兵役,妈妈说小时候我看电视只要看到穿军装的男人,都会跳着喊爸爸,但是爸爸是谁、长什么样,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直到2003年父亲调回到邵阳市工作,他开始手把手地辅导我学习,每逢周末都会骑上摩托车带我和母亲回老家团聚,我倍感珍惜。如今他要前往偏远乡村驻村扶贫,我内心一百个舍不得。
2006年父亲曾到城步苗族自治县开展“四民”活动,遭遇了严重的一氧化碳泄露事故,造成残疾,落下了神经系统后遗症。这次,我和母亲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可即便家里人再怎么抱怨再怎么担心,父亲依旧不忘初心,坚决执行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打包了行囊,走向了脱贫攻坚第一线。
和所有的扶贫干部一样,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倾心作为。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打不倒他走访、老花眼阻止不了他每天撰写扶贫日志……而我也和往常一样担心他情绪不佳、身体不适,劝他回家,但是每次父亲都会说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任务。直到家里发生了以下这些事,我开始理解他、敬仰他。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父亲成了“家中不孝子”,却也是“扶贫硬汉子”。2019年9月11日,85岁高龄的爷爷上山采蘑菇失踪一晚上,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大。全家、全组青壮年村民和亲戚朋友共计120余号人踏山寻人,并要求父亲紧急赶回。可当时正处于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关键期,父亲硬是挺住没有回来,熬了个不眠之夜。
今年5月20日,我与母亲到四川省探亲,母亲不幸被车撞成重伤送进当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生命垂危。但当时正处于村脱贫攻坚迎检的关键时期,于是父亲立即向相关领导请假,只在四川待了4天,又紧急赶往村里。
参加工作后,我开始理解和敬仰父亲的选择了,他除了是母亲的丈夫、是我的父亲、是爷爷奶奶的儿子,更是人民的公仆。龙塘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有多强烈,他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他为这份工作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付出了热情和心血,他在做对的事情、在做令群众满意的事情。
时光荏苒,龙塘村变了。在中央、省、市、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全村基础建设投入资金上千万元,村里道路主干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线贯通。龙塘的百香果香飘大江南北,全年种植百香果300多亩,全部种植户均达到了增收的目的。天堂小桥通过改造变得更美了,温塘坪吊桥的改造重修,成了浔江河上的一道风景。
日月如梭,我的父亲变了,变成了一个爱拍照的文艺青年、变成了一个撰写美文的记者、变成了一个带货达人、变成了“龙塘人”。他把龙塘村比作“神仙住的地方”,他把龙塘村的美景、风土人情用照片、视频、文章等形式传播到千家万户,他把龙塘村的百香果、土蜂蜜和土鸡鸭推销到自己的亲友群,他把他的情爱和汗水都留在了龙塘村。而龙塘村人也亲切地称他为“生命里‘空降’的亲人”。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还有许多前仆后继、挥洒热血的战士,他们心系农村,情系群众,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扶贫路上书写着感人肺腑的英雄篇章。
向扶贫人致敬!
(蒋凤蓉,邵阳市人,现就职于邵阳县岩口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