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意思是有羞耻心是施行义的开始。何谓“义”?就是仁义、道义、正义。知耻而后勇,知耻是向上的动力,保持有正确价值取向、健康的羞耻心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说,知羞是一种美德,并不为过。
知羞的人善良。有人总结害羞的人有很多优点,比如纯洁、聪明、谦虚、可靠、令人喜欢等,归结一点,就是善良。古代女子“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纯洁、聪明吧;“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谦虚、可靠吧;“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令人喜欢;“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悔教夫婿觅封侯”,善良。
善良的人美丽。人的一生的阅历,写在心里,也写在脸上。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怨,奸恶毒善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轮般刻在脸上。久而久之,有的尖刻凶恶,有的柔美温和,有的贼眉鼠眼,有的慈祥善良。内心养颜,“人可貌相”。性格显在脸上,人品刻在眼里。善良的人心平如水,眼睛清亮,脸色柔和,自然美丽。
美丽的人可爱。还是孟子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美与羞、恭并列,应该可赋予“美”更多的内涵。由内心善良散发出来的光泽是更美丽的,更可爱的。“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哗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是说人的本性善是能在人的精(体态)、气(气色)、神(神态)中表现出来。这种精气神是美丽的,是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