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喝酒趣事
仲夏夜之惑
​守住自己“一口井”
高考失意莫失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自己“一口井”

陈扬桂
 

市纪委监委机关成立“读书会”,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著。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总书记在这里提醒大家,要心中有戒,“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总书记的告诫,让我想起明太祖朱元璋在警示臣下时打的一个比方: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好像守着属于自己的一口井。井里的水虽然不是很多,但它可以供你天天汲取,使你享用不尽。相反,当了官就想发财,有了一井想十井,只怕连原来的一口井也守不住。

“守井”的道理,也蕴含在战国时期鲁国丞相公孙仪的一个故事里。公孙仪是一位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为官公正的贤相,他特别喜欢吃鱼。那些想求他办事的人知道他的这个嗜好后,纷纷送鱼上门,却都被他一口回绝。他的弟子很不理解地问道:“您素来酷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鱼呢?”公孙仪说:“假如我收了别人送来的鱼,就要迁就于他,就会腐败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到那时,我再想吃鱼,不仅别人不会再送给我,自己也没有了买鱼的薪俸。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可以安稳地做丞相,自己能够经常买鱼来吃。”

这些道理都非常朴素,就是为官者要奉公守法,清廉持身,千万不可贪得无厌。

为官如此,做人也不例外。劝人要安分守己,不要太过贪婪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太多太多了。远的不说,就在我们邵阳城里,有一个曹婆井,关于它的一则传说,也是劝人戒贪的:“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最后贪心的曹婆不仅没有得到喂猪的酒糟,就连已得到的酒也不复存在了。

上面这些故事,虽然只是书上记载的和民间流传的,却都让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验证了。翻开中央纪委监委的反腐成绩单,在2019年以来被查处的贪官中,广东省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曾志权受贿1.4亿元,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邢云受贿高达4.49亿元,他们都是省部级高官,俸禄原本不薄,一家老少无论如何用不着为衣食犯愁,可他们坐享政府给的高薪厚禄尚不知足,还要滥用职权收受巨额贿赂。而正是由于他们的贪婪,最终将自己送进囹圄,连原来的颁布俸禄也没了。其他如公安部原副部长孟宏伟、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陈刚、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向力力,无一不是祸起于一个“贪”字,不甘于守着属于自己的“一口井”,贪财贪色,贪图享乐,以身试法,变成了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应该说,守“一口井”与贪“十口井”的利害得失,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是不难划算清楚的。可是,为什么偏偏有那么多智商不低情商不寡的人,会在权力、金钱、女色等的诱惑下,失掉常人的理智和为官的准则,去干那些党纪国法所不容的勾当呢?成语“利令智昏”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原因。吃着碗里想锅里,得到“一井”望“十井”。所以,要从习总书记的告诫里,悟出因小难免失大,伸手必然被捉的道理,学会知足,自甘淡泊,守住清清“一口井”,不让“十井”淹自身。

(作者系市委巡察组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