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开展“暑期农事班”实践活动
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省妇联来邵慰问受灾妇女群众
洞口护航行动促易地扶贫搬迁“惠”入民心
德育铸师魂 立德树新人
市司法局机关纪委成立
绥宁:用好监察建议书 做实监督大文章
技术扶贫
我市开展乡镇(街道)社工集中培训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育铸师魂 立德树新人
——记邵东城区三中语文教师宁奇珍
通讯员 唐志平 王顺姣
 

“嘉雯:天再高又怎么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加油,努力!未来可期……”7月16日,邵东城区三中380班学生彭嘉雯翻看着语文教师宁奇珍奖励给她的书籍,里面的话语让她倍感温暖。多年来,宁奇珍将语文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将文以载道作为语文教师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创新德育方式,对所有学生“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积极践行“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教育理念。

宁奇珍刚参加工作时,任教于远离城区30多公里的乡村小学——简家陇镇堆头学校。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是她的主要家当。但是,她倾心教育,立志做有境界的教师。她把教育真正作为自己的事业,在三尺讲台上教好每一堂课,在课上课下关心每一名学生,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2001年冬天,下了场十年难得一见的大雪。宁奇珍发现班上听话懂事的小洋同学还没有来。 她马上向其他学生了解情况,随后到小洋家里家访。这个学生出生不久父亲就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年迈的爷爷奶奶吃着低保拉扯她长大。面黄肌瘦的小洋蜷缩在床上发着高烧,被子又脏又薄。宁奇珍含着泪背起小洋就往镇上的卫生院跑,给她支付了医药费,并将身上刚发的工资全部都留给了老人。尔后,每天的饭菜她都分一些给正在长身体的小洋吃,每学期开学她都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小洋交学杂费和搭餐费,并时不时对小洋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她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20多年来,宁奇珍自己也记不清帮过多少像小洋这样的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功崇惟志,业精惟勤,渐渐地,她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甚至家长的喜爱,成了这个乡村学校里年轻的名师。

后来,宁奇珍调到城区学校教书,伴随她来到城里的依然是对学生满满的爱与对德育方式的变革追求。宁奇珍主创了“寻根·祭祖 饮水思源”主题德育活动,在每年的清明节,要求学生表达对先祖的浓浓思念和真诚敬意,写得出乡愁,记得住根脉。她挑选出优秀的“我的家族传奇故事”文章,编印成书,形成了完整的“寻根之旅”。

宁奇珍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在她的关心下,那个成绩平平、常惹是生非的小男孩,后来成了抱负不凡、顶天立地的男儿;那个父母离异、郁郁寡欢的小女孩,获得了“出水芙蓉”般的嬗变。

“当我看到一位位学生不断地吸取知识的营养,像花儿一样慢慢地绽放,我就觉得特别幸福。”宁奇珍微笑着说。不求回报,静待花开。在教书的过程中,一些幸福的片段,像一粒粒珍珠,贯穿在宁奇珍的教育生活中。她,乐在其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