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是长寿之花、君子之花、隐逸之花。在人们对菊花的喜爱中,寄托着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的向往。而今在三都河畔、望云山下,在隆回县羊古坳镇,有一处200多亩的菊花基地,正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新去处。
7月18日,数十名农妇正在菊花田里辛勤劳作。只见她们双手翻飞,迅速采摘,鲜白的七月菊渐次满桶。偌大的菊花田里,洋溢着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
镇长罗小艳介绍,羊古坳镇正在大力发展稻花、菊花“两花”产业。羊古坳镇是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世界记录诞生地,在承担袁隆平院士超级稻高产攻关任务中屡创佳绩,2019年亩产达1089公斤。目前,全镇超级稻已扩种至1.2万亩。稻花香里“育”丰年。稻花产业为3万多乡亲铺展开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成了羊古坳的新名片。
“稻花产业日臻完善了,但菊花产业还刚开始,势头良好!”罗小艳镇长开心地说,菊花,这朵美丽的“扶贫之花”的背后,隐藏着党员企业家彭中勋反哺桑梓的“初心”故事。
2019年,羊古坳镇党委政府在湖南农业大学彭国平教授的指点下,决定引进菊花种植加工项目,大力发展菊花产业,以就业稳脱贫。当时,返乡扶贫的彭中勋苦于其荷花基地就业岗位少,正在找可惠及更多乡亲的项目,双方一拍即合。
彭中勋是羊古坳镇刘家排村人,1992年南下广东打拼,后创办深圳市中玉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匡正服饰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央企中国建筑合作伙伴,公司年产值2亿多元,年缴税1000多万元。他事业有成、不忘家乡,特别是2016年在羊古坳镇刘家排村党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更激发了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多年来,他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还为全镇6个村村部捐赠总计价值24万元的办公家具、捐建雷峰村雷峰广场和路灯。
2017年3月,彭中勋组建中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助力精准扶贫,先后投资荷花种植、烤烟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2019年10月,该公司在羊古坳居委会流转田地200亩,种上了金丝皇菊、大皇菊和七月菊。该镇寨石村随后跟进,种植菊花60亩。2020年,中潇公司投资400万元,建成菊花茶加工厂,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菊花产业链,吸收当地8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增收可达2万多元。
羊古坳村8组72岁的刘素娥,因儿子重病致贫。2020年3月,她被中潇公司以月薪2500元聘用,每天从事除草、摘花、选花等工作。羊古坳村6组53岁的刘艳舞因丈夫重病致贫,去年就在中潇公司务工,每月工资2500元。她动情地说:“彭老板搞这个菊花,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不能出去打工的困难户。”
发展菊花产业,造福家乡群众,是党员企业家彭中勋的扶贫初心。彭中勋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借鉴安徽黄山经验,以“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乡亲们一起扩大种植规模,并按照镇党委政府的“两花”产业规划,延伸产业链打造耕读文化旅游产品,把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一起迈向小康生活。
村民对采摘的七月菊鲜花进行摊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