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Micra无导线起搏器仅有胶囊大小,相较于传统心脏起搏器,有着其独特优势。它的成功植入,让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心律。”7月15日,提及前不久成功实施的全市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鹏感到十分自豪。
患者谭大爷今年74岁,因头晕、胸闷、气促于6月13日入住市中心医院。经过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检查后,医生确诊谭大爷心律过缓,所患的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心房纤颤。目前,最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植入心脏起博器。刘鹏带领手术团队经过缜密分析,同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谭大爷实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
6月21日下午,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团队通过股静脉穿刺,成功将无导线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整个手术时间仅用了30分钟,患者术后反应良好,无胸闷、头晕、气促等症状。
刘鹏介绍,传统起搏器植入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方案,自该技术问世以来,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但是,它体积较大,需要经静脉植入起搏电极,还需要在皮下制作囊带埋藏起搏器,可能产生静脉穿刺相关并发症、电极相关并发症、囊带感染等并发症,同时也影响美观。与传统起搏器不同,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减少了创伤、电极故障与并发症,也显著降低了感染风险。
刘鹏说,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成功率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比传统手术方式好,而且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带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Micra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减小了93%,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g。同时,Micra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寿命超过12年,同时兼容1.5T(特斯拉)/3.0T核磁共振扫描的创新功能,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
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开启了无导线起搏的新纪元。刘鹏希望,这项创新技术和疗法可以快速推广和普及,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