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区一调料公司生产销售标注虚假保质期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万元;大祥区一奶粉店售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没收过期产品,罚款4万元……7月13日,市市场监管局曝光了今年全市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期间查处的一批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数据显示,我市现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0284户,其中,食品生产获证企业480户、食品流通经营单位25687户、餐饮服务单位8524户、保健食品经营企业5593户。今年以来,作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经营、餐饮服务和特殊食品的监管部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聚焦食品安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全力保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为做好疫情期间学校复课后的食品安全工作,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分门别类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食堂,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加大监管力度、加密检查频次。一方面督促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切实做好食堂人员健康登记、场地环境消毒、设备维护保洁、物资存储保鲜、食品分餐配送等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聚焦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现场管理等关键环节,对学校食堂实行全覆盖、地毯式检查,现场发现问题,当场解决问题,对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问题,统一建立风险清单,逐个逐项销号处置,持续为学校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结合外地食品安全事故,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在全市进行大排查,确保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期间,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大米生产经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并深入各大母婴店、婴幼儿用品店、商超、药房等重点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排查,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等行为,切实保障市民尤其是婴幼儿食品安全。
以市人大常委会“放心早餐”大调研为契机,市市场监管局在市区启动了以质量安全、操作规范、品牌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早餐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该行动以邵阳粉面为重点品种,以学校周边、传统餐饮美食街区为重点区域,以防止非法添加和细菌超标为重点目标,按照“市场准入严格把关,生产源头严防死守,经营规程严抓细管,质量标准严密监测,典型案例严查重处”的要求稳步推进该项工作。
近年来,我市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快速增长,部分饮水安全问题随之产生。为此,市市场监管局严把市场准入关,及时关闭2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桶装水生产企业,分3批次对300余名桶装饮用水从业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前后,市市场监管部门分别对全市桶装水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抽检。抽检结果表明,我市桶装饮用水整治后抽检合格率比整改前提高了12.5%。对整治后抽检仍不合格的5个产品,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立案查处并公开曝光,在桶装水行业形成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