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迁出穷山窝 住进幸福里
用奋斗姿态擦亮“百姓银行”招牌
巡查救助街面特殊对象
以最严监管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有了“城管蓝” 秩序更井然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20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迁出穷山窝 住进幸福里
——洞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兰绍华 通讯员 杨宏伟
肖青梅等搬迁村民在鸿程安置点的“扶贫车间”作业。邵阳日报记者 兰绍华 摄
洞口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小区。 滕治中 摄
 

楼栋整齐亮丽,设施一应俱全;大人就近创业,少儿就近入学;白天各忙各的,晚上轻松休闲……住在洞口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幸福小区的居民们,每天都在刷新和谐幸福奔小康的图景。

“十三五”期间,洞口县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3212人。他们陆续迁出穷山窝,住进121个集中安置点和各分散安置点。为他们营造幸福生活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

7月14日,记者走访了洞口县多个安置点的居民,从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里,读出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搬得出 稳得住 速融入

近年来,洞口县以易地扶贫搬迁为抓手,精心组织,精细谋划,精准施策,严格落实中央明确的建档立卡和按照“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界定标准,确保符合条件、有搬迁意愿的搬迁对象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一个不进,不断梳理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信息,确保搬迁对象精准率达到100%。于是,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被精准识别,从大山深处或偏僻贫瘠之地搬入集镇或县城安置点。

各安置点的建设、管理和后续服务,倾注了洞口县委书记艾方毅,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乐彬以及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欧阳晨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云龙,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副组长、发改局局长尹耀龙,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主任、发改局副局长张振夏等一大批工作人员的心血。

早在选址时,该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就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所有安置点均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覆盖的范围内。同时,所有安置点周边具备配套脱贫产业发展条件和就业容量,有利于脱贫。

在安置点建设期间,联席办规范建设管理,严把质量安全关;加强资金监管,提升资金使用率。

联席办依法依规办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程所有手续,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项目合同制、项目监理制。该县坚持县级领导联点包片、县联席办派人驻点、工程监理日常监管、质量安全全面受监、聘请甲方技术代表现场指导等举措,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洞口县多次召开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严格控制安置点自来水入户价格,分批次安装电力设施,协调网络公司给予最优的网络价格,全面实现了所有安置点通水、通路、通电、通网。

此外,洞口县所有安置点内均建有卫生室、警务室、文化广场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搬迁群众。在规模较大的安置点,建立了新社区或纳入当地村(社)管理,并组建了临时管委会,承担社区管理职责,确保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加快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

罗溪瑶族乡小麻溪村村民廖昌佳搬入县城幸福小区,像其他搬迁群众一样享受了小区优质的服务后,迅速改变刚开始的不适应,现已完全融入新小区,并成立公司,为小区居民服务。毓兰镇山阳村17组村民杨玉桃所在的毓兰新城安置点,是原金竹村(现并入山阳村)整村搬迁的,居民融入新小区更快。面对记者,她的笑容有些甜。

稳增收 能脱贫 奔小康

杨玉桃的幸福,源于自家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杨玉桃细数了易地扶贫搬迁给他们家带来的变化:“住到毓兰镇上之后,新城紧邻省道,交通方便;孩子上学,只有几分钟路程;丈夫在周边务工也方便。全家还享受了油茶产业委托帮扶政策,获得分红……”

毓兰新城安置点集中安置35户124人。正如杨玉桃所说,安置点的后续帮扶很给力:对种植柑橘、油茶等经济作物的,按规定标准发放相应补助;所有搬迁对象全部纳入重点产业,并进行委托帮扶,每人享受帮扶资金2000元,按年收益8%进行分红;引进“扶贫车间”,优先安排搬迁户就业等。

月溪镇三溪村的肖青梅搬入该镇鸿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马上被安置点的“扶贫车间”聘用,这让她得以赚钱顾家两不误。该安置点鼓励支持劳务输出,认真落实劳务输出奖励政策。昌冠隆体育用品、慧创电子等4家龙头企业在安置点设置“扶贫车间”,就地吸纳近2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所有搬迁人口均采取自主创业或“四跟四走”模式,人均发展了1亩油茶、茶叶等主导产业以及其他特色产业。

在洞口经开区安置点幸福小区,县经开区、人社局和小区管理委员会多次组织现场招聘会,园区企业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就业。此外,该安置点推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多重扶持方式,在432个企业(合作社)带动下,532个搬迁户共发展柑橘、油茶、茶叶“三棵树”扶贫主导产业1892.48亩,按1500元/亩的标准落实奖补资金283.87万元;19户78人纳入中药材、桃林等特色产业委托帮扶;22户99人纳入辣妹子食品有限公司重点产业委托帮扶,按2000元/人的标准每年可享受8%的保底分红,真正实现户户都有产业帮扶,一户至少一个产业帮扶。

美丽洞口气象日新。搬迁群众13121人已全部加入产业合作社,实现委托帮扶;建成“扶贫车间”10家,在建4家,共吸纳搬迁群众300多人就业;与外省城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输送搬迁群众就业1280人;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产业,实现贫困户增收3078万元,建成基地435个,吸纳212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