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一个正在读初三的15岁孩子,沉溺手机游戏,放弃学业,在母亲陪护期间,深夜离开家跑到野外山上,还在母亲规劝时情绪爆发摔坏手机,寻死觅活恐吓母亲。
现在,小孩子因为闹情绪、玩手机、受批评而轻生的案例时有发生,而有些家长也病急乱投医,用迷信的手段“驱鬼除魔”、收“吓”安神。不仅耗费金钱,还很折腾当事人,使得当事人不仅没有好转,甚至发作得更严重。
可喜的是接受过一定心理保健常识普及的这位母亲,积极求助于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咨询师了解:孩子的问题出在异地隔代带养,爷爷奶奶对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教育欠缺,认为给孩子手机不会影响学习,因为需要手机听网课。结果孩子躲避长辈监护,沉溺于电子游戏,耽误了学习,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想放弃读书。
通过心理咨询师指导,在孩子父母、爷爷奶奶的配合下,一起形成对孩子的正确的引导和关怀系统,结合学校、教师、同学的帮助,这个弃学孩子正重回正轨。
虽然,眼下农村求助心理医生的家庭还不多,但让农村家庭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知识,提高农村人的精神生活层次、心理健康水平,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有必要加强心理保健常识的下乡普及,让心理健康的阳光照进农村群众的心里,“保持心理健康,生活更加小康”,让心理健康成为新农村小康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新农村的新风尚。
(封宇平:中石油邵阳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