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爱莲池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希望的田野
为学前教育贡献绵薄力量
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
情留青山绿水间
泛舟夫夷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20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泛舟夫夷江

蒋双捌
 

新宁山水之美,山美在崀山,水美在夷水。

夫夷江又称夷水。江水流经到一个叫赤木氹的地方时,拐了一个大弯,因为水流的冲击,在这里形成一个水湾,犹如一个大水氹。据熟悉掌故的老人说,岸边的绝岩上过去曾有棵千年的红色树木,水木相契,于是就有了赤木氹的雅称。

水湾自然是泊船的佳处。自此登上游艇泛游夫夷江,上自湘塘村,下至桃花坝,这几十里的水段,是赏玩夫夷山水的绝妙之处。

仲夏的夫夷水在艳阳下晶莹剔透。顺流而下疾驰的游艇把水面分成了两半,中间被激荡成一条水槽,白花花的水浪在船后的两边涌动翻滚,本来水平如镜的江面就粼光闪耀起来。机器的轰响、汽笛的长鸣、游人的欢叫,惊飞了水汀上的白鹭和水鸭,白鹭展翅伸腿翱翔于长空,水鸭拍着翅膀游向水草深处。

回望传说生长了赤木的高岩,只见一袭赤色的丹霞,不见了赤色的红木。两岸田畴早禾新绿,夏草茂盛,岸柳低垂,荷香四溢,清香的空气一阵阵扑鼻而来。船在前行,山在后移,惊鱼横掠,飞鸟乱鸣,水天一色中一种空阔感袭上心头,极目楚天,纤尘不染,物我两忘间飘飘欲仙。

夫夷江尽管源远流长,但还是像小家碧玉般玉步轻摇。下行至桃花坝,水面稍显开阔。远山如黛,近水如玉,皆如热恋的少男少女般含情脉脉——我想象着如果是桃花盛开的时节,花红水碧间,或月色如银时,一对情侣兰舟轻棹其间,该是一种怎样的情调和浪漫!

而我于这水光山色中,竭力搜寻着古人迷恋山水时的心境。吴均游富春江时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中流露着避世退隐的高洁情操;苏子月夜泛舟于赤壁,在雄奇辞赋中显露仕途坎坷的凄美……天下多少山水,皆因人因文而名于世,而从万古洪荒走来令人陶醉的崀山夷水,却尚如处子般隐逸于这湘西南的深阁中,是这方山水绝世独立,更是古今的骚客们对这方山水的辜负。

一阵天旋地转,游艇轰鸣着加大了马力。伫立船头,任山水荡涤,任思绪徜徉,不一会就到了湘塘渡口。

离渡口不远有座新建不久的将军亭,亭子边的一垛长墙上,刻写着清朝多位将军的名字。陈铭祥将军的故居,就在离这不到几百米的江岸边,于是,我的思绪不禁又翻滚起来。在新宁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有明朝时曾追随郑成功下西洋的进士李敏、“颇有政声”的海盐知县进士谢锡贤,以及清朝翰林院检讨李如纯等文秀之士,虽算不上人文大启,但继之而起者说得上是不计其数。如江忠源、刘坤一者,历史的洪流把他们锤炼。

湘塘的村口有一湾几百亩的水面,传说这水面和宽阔的江岸当年曾经被陈铭祥们用作了练兵的场地;而渡口,成了楚勇最初出征的要津——沙场秋点兵的雄浑和鼓角铮鸣的肃杀,道尽了新宁人曾经的风流。

岩瀑飞珠溅玉,江岸稻香竹幽。汽笛长鸣,夷水北去,浪花淘不尽英雄。崀山的孕育和夷水的滋润,使得这块蓄势待发的热土,会在新的历史时代中谱写更华丽的篇章。

(蒋双捌,新宁县第五中学教师)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