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双清区组织1100余名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和居民楼栋,开展清除卫生死角和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双清区自去年6月正式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来,不断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力促新时代文明实践长效化、常态化。该区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核心,组建8支特色志愿服务支队,成立11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72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文明实践中心“阵地链”,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化队伍,登记注册志愿者3100余名。
同时,该区注重整合各综合文化站、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服务平台,设立网上实践中心,利用“双清发布”微信公众号、“掌上双清”APP等新媒体矩阵打造“全媒体实践所”,全面开展网上文明实践,使之成为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城区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双清区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推出H5、微视频、歌曲等新媒体产品12个,普及防疫知识,引导群防群控,受到成千上万的网民点赞。
双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各志愿服务组织的特色和优势,将文明创建与巩固国卫成果、老旧小区改造、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敬老爱幼、帮困助学、扶贫救弱、文明礼仪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通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桥头街道肖家排社区与20家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牵手共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先后建设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妇女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驿站等场所,组织600余名志愿者同频共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推进社区文明发展,营造美丽和谐的社区环境,居民幸福指数大幅上升,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该区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宣传品牌,提升群众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并联合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文明实践站所,在各社区(村)增设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对居民日常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导。此外,组织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文明实践,传文化习新风”“社区邻居节”“文明上网进网吧”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常态化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服务和邻里互助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文明实践活动。
家住石桥街道金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廖淑珍老人因车祸瘫痪在床8年。社区为老人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并通过帮扶解决了其女儿的就业问题,帮助一家人实现了脱贫。村里还帮助其一家改善居住环境,定期组织志愿者入户开展免费体检,并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廖淑珍逢人便夸:“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这些年轻人就像亲人一样关心我,我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截至6月13日,双清区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多万份,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1900多件,为51000多人次送上贴心周到的爱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