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却带来了亮丽的光芒。
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市最美抗疫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曾宪忠。
曾宪忠病倒在工作岗位,6月13日凌晨,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3岁。噩耗传来,认识他的人无不扼腕痛惜。
鞠躬尽瘁
曾宪忠生于武冈,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工作。2017年7月,他担任新成立的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从科研单位到执法单位,曾宪忠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6月11日7时不到,曾宪忠如往常一样骑着那辆旧电动车来到单位。8时30分至10时,支队召开副科以上干部会议。曾宪忠作为分管副支队长,在会上部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利剑”行动。
刚一散会,曾宪忠就马不停蹄骑着电动车,赶往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衔接汇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利剑行动”的部署情况。突然,曾宪忠倒在办公椅上,紧接着被送往医院,诊断为脑溢血。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他还是走了。
迎疫而战
今年疫情防控伊始,曾宪忠主动请缨,正月初一晚就投入工作。第一时间发现职工老唐与武汉来邵人员有接触,在向迅速传达隔离观察政策后,要求其主动向社区报告,并安排人员按程序逐级报告。次日清早,他带队到三眼井市场开展私屠滥宰执法检查后,才回到办公室,又立即与老唐视频,确定其是否全家居家隔离,并从心理上予以开导。
期间,他向支队提出,要加大对捕食水生野生动物行为的打击力度。他组织专家起草《关于市区部分河段实施禁渔制度的通告》报市政府批准。他带领执法人员连续开展打击非法捕捞执法行动,组织执法人员加强宠物诊疗机构的检查频次,严格要求规范动物诊疗行为,部署安排坚决打击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领域违法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2人次。
1月25日以来,他不顾医生劝阻,每天奔走于抗疫一线,每天休息不到6个小时,有同事戏称他为“铁人”。2月20日,当他“黑”着脸,一身疲惫走进办公楼门口时,支队长罗丽珍见状,关切地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要休假?”他却说:“不需要,我没事”。但是,他的坚持被迫终止在体温计刻度上——高烧39度,因超负荷工作,“铁人”病倒了。居家隔离期间,他放不下对疫情防控的牵挂,依然协助大家抗疫。因在抗疫期间表现突出,曾宪忠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最美抗疫人”。
工作至上
曾宪忠工作至上,是单位加班最多的人。从事农业综合执法工作3年来,所分管的渔政执法、屠宰执法等工作都是深夜执法,曾宪忠却任劳任怨。
支队长罗丽珍说,“他加班到凌晨一二时是常态。”他工作身先士卒,执法公正,面对渔政执法中群众的不理解,多次深入群众家里沟通交流,赢得支持。有一次,他在查处渡头桥的一个非法屠宰场时,对方拿刀威胁,但他毫不畏惧,最终得以查处。在罗丽珍看来,该支队能获评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凝结着曾宪忠的心血。
副支队长王亚峰说,曾宪忠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常常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在外巡查,一旦发现案源,立即安排人员前往执法。他的敬业精神,曾惹来个别同事的牢骚:“电鱼的这么多,哪里查得尽啊。”然而,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电鱼现象明显好转。
曾宪忠下葬当天,市反电鱼志愿者代表特意自发前往送别。志愿者莫脾康说,每次反映情况,曾宪忠都能有求必应。去年1月的一天凌晨2时许,他发现桂花桥下有人电鱼,致电曾宪忠。曾宪忠冒着严寒很快带人赶到现场查处。
该支队门卫刘小华说,“曾队长每天都提前到办公室,经常晚上11点后才回家。生活非常节俭,第一次看到他时,以为是外面来办事的。”
曾宪忠的妻曾腊明说:“他太敬业了,经常加班,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