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刚解放时,人民住的都是茅草屋。到我出生时生活条件好了些,能住上土砖房甚至红砖房了。到了你们这一代,住上环保房了呢!”妈妈说。
我看了看窗外,外面全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爸爸思索了一下,脱口而出:“我们小时候,天天穿旧衣服,全是粗衣麻布,过年时才会有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穿。不像你们现在的小孩子,还要穿高档名牌,穿了几天就嫌旧。你们写字是在本子上,我们用树枝在地上写字。”
爷爷不假思索地说:“我们那个时候有一个白馒头吃,就觉得无比的幸福。如果不小心掉地上了,我们就捡起来拍一下又接着吃,不像你们天天挑食,尽想着要吃些牛排、披萨、汉堡和海鲜之类的。”
站在一旁的奶奶也不由自主地说道:“我们上世纪40年代的人啊,出门能坐上黄包车就不得了啦;而70年代又比我们那时好点了,尽管人们行走的路还是泥巴路,但出个远门还能挤挤公交车;打90年代起,很多人家都用上了小轿车,马路也焕然一新——都是宽敞又平坦的柏油马路,出行十分方便。”
小记者 双清区铁砂岭小学73班 朱蕙晗
指导老师 杨义 高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