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旅游日”给实惠揽人气
​美丽的拜台山
舜皇山上 野茶香
乐享周末采摘游
​“网游网购”张家界
开启云游模式,感受四种京城之美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丽的拜台山

石颂军
 

拜台山地处新邵县陈家坊镇专塘村。远望拜台山,万亩林海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陈家坊镇北部边陲的天际。拜台山主峰海拔1200余米,山峦连绵起伏,形似绿色巨龙。因其山势奇特、景色多姿,故被列为湘中“二山(龙山、拜台山)景观”之一。清代文学家袁宏道诗云:“好在拜台里,绿林绝崖起。”

我们结伴来到拜台山,下车后沿盘山公路步行而上,伴着溪流、蝉鸣、鸟啼和游人的欢声笑语,思绪飞扬。

来到山间,眼望一条常年不断的小溪自上而下从山中穿越而过,潺潺作响,犹如一阕动人的天籁,让人心旷神怡。走了大约一公里,轰隆隆的流水声打破了山中的宁静。只见一条瀑布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流直下,水汽氤氲,气势不凡,下聚一湾深潭,溅起银色浪花。

这条公路尤为陡峭,还好绿树成荫,点点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投下斑驳的光影。步行2小时,我们来到了拜台山一个百米见方的大坪,俯视四周,风景尽收眼底。

关于拜台山,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传说隋唐年间,拜台山山脚下有一徐姓人家,家有一儿子,学识出众,相貌非凡,远近闻名。然连考三年,屡试不中。从此,徐公子放弃功名,不问学事,终日游览秀美山川。一日,徐公子在拜台山山顶饱览山下美景,与一名贪玩的仙女在此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他们在距拜台山主峰100余米处的山间盖了一间小屋,小屋前有一百米见方的坪台,坪台前悬崖峭壁,好似悬挂空中。小屋背后有一棵大古树,在徐公子与仙女成婚那天,他俩跪在坪台上,以那古树为媒作证,给古树连拜三拜,那古树此时开口道:“俩从今起结夫妻,男耕女织不分离!”后来,此山取名拜台山,喻为人间的宫廷,拜台山的山名也由此得来。

天庭发现仙女私自下到凡间,下令天兵天将到拜台山将仙女带走,并放火烧了小屋。为了感动上天,徐公子在小屋的原址盖了一座小寺庙,名曰拜台古刹,成天礼佛念经。徐公子的举动,最终没有感动上天,徐公子气死于坪台之上。几千年来,庵堂由于年久失修,腐朽倒塌,只留遗址。

一阵欢歌笑语传了过来,我不禁为之吸引,一看原来是很多人在接山泉喝。几根破开的半圆形竹子一端架在石头上,一端架在悬空的木条上,任水流从竹子上流过,水流激越,跌落在石头上,水珠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雾弥漫,散发夺目的光辉。我连忙跑过去,捧一捧清泉洗脸,一股凉意沁入肌肤;喝一口,凉意直入心脾。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今亦有诸多文人秀士为拜台山写了不少诗篇。新邵县作协主席肖克寒先生用七律而赞曰:“奇山峭拔拜台名,上有仙梨隔寺迎。望断资水横玉带,拈来邵府阅金城。溪音每在林间绕,鸟语常从耳畔生。欲向青崖寻白鹿,天涯此后总关情。”还有清代文人梅曾亮有诗云:“闻道拜台夫妻间,遥看山峰绿连绵。雨后观山阵阵苍,雪中玉立秀堪延。松涛素吼鹰难度,菌石嶙峋虎不攀,何年绝顶开天镜,静夜嫦娥照素颜。"古往今来,拜台山是文人名人仰往登高览胜好处所。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