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叫任贵卿,是邵阳县黄荆乡富家庄的一位教私塾的老先生,长得方头方脸,常穿一身长袍子。村里人的红白喜事都要请他帮忙,正月闹元宵耍龙灯舞狮子都由他牵头。富家庄并不富,是由许多自然古村落组成,周围被层层青山包围,人们踩着一条石板古道进出。外公家是单门独户的四合院,一正两横,堂屋正对朝门,石砌围墙护卫。四合院背靠青翠竹林,中有一棵参天红枫,那是“百鸟朝凤”的天堂。门前有一口装满绿水的大鱼塘,池塘外一片农田延伸到对面的山脚,水流叮咚的小溪绕山而流。溪流岸边,石路两旁,池塘周围,护墙脚下,竹林边上,栽满了桃树,暖春来临,桃花分外红,恰如王维《桃源行》一诗所描写的:“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外公就在这“世外桃源”的东楼上,教一群书童读《四书五经》。
外公外婆育有三男五女,孙辈们一大群,有二十余人。因弟妹生得密,我由小姨任小英带着常住外公家里。我们这班小兄弟姐妹特别喜欢外公,常围坐在他的周围听他讲故事,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凿壁偷光、农夫与蛇等故事常听常新。外公还把牛马猪鸡、花鸟鱼虫、瓜果菜蔬等,编成谜语要我们竞猜。如公鸡是“一对金柱撑金台,一朵红花头上开,它又不是神仙子,大叫三声龙门开”。他还出一些“脑筋急转弯”来启迪我们,还一句一句教我们背古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深深地植根于我和兄弟姐妹的心灵之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外公对我们从小进行的读书、做人、谋业和报国的教育,使我们人人都有了一些成绩:种田经商的都爱国守法小富即安,读书求学的都走出了山门各有贡献。大表哥伍治华中山大学毕业留学苏联,后成为一名机械专家,在国防工业作出了成绩。二表哥缪泽南湖南师大毕业到绥宁一中教高中数学,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成为享受国家津贴的特级教师……我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精忠报国”,后到地方为经济建设献出了余热。这些,都是外公对我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
虽然外公离开我们六十多年了,但我仍然念念不忘。当我从部队转业回邵阳市委担任宣传部部长时,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我的儿孙爬到黄荆岭巅,给外公外婆祭拜扫墓。
(作者系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