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4
 
习近平同金正恩互致口信
盯紧产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抢抓进度
深化务实合作 推动银政双赢​
武冈市引导传统手工小作坊走规模化生产发展格局
从严从实抓整改 坚决打赢“收官战”
市政协部署“政协委员帮千户”行动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启动“调研周”活动
邵东快马加鞭尽锐出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20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邵东快马加鞭尽锐出战
——解读我市脱贫攻坚获得全省先进的“密码”⑦
邵阳日报记者 曾书雁 通讯员 容利民 贺爽
 

邵东市是我市唯一的非贫困县市,相较于贫困县,其脱贫攻坚的资源禀赋和社会基础特色鲜明。邵东市没有因为经济相对发达而对脱贫攻坚有丝毫放松,坚持快马加鞭,尽锐出战。截至2019底,邵东市77个省级贫困村实现全面退出,18839户58513人顺利脱贫,剩余未脱贫的1473户3120人,预计2020年6月将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在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邵东市综合评价为“好”。

发展产业 打开致富门路

4月28日,在邵东市流泽镇高义村,刘志军正忙着组织合作社内的村民利用旱播湿管技术播种水稻秧苗。刘志军介绍,该项技术由湖南隆平高科农业有限公司提供指导,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播种效率,不仅省工省力省水,还可提高产量15%左右。

刘志军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后,成立了自有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与湖南隆平高科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陆续带动当地50多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近年来,邵东市始终扭住发展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着力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增产增收难、就业难问题。该市投入产业奖补资金3000多万元,大力发展中药材、黄花菜、果蔬等为主导的“一村一品”农业产业,依托11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77个贫困村全覆盖),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等模式,采取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直接帮扶、资金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委托帮扶,带动万余名贫困群众增收。

凝聚合力 “双扶”凸显实效

按照“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思路,邵东扶志扶智并举,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多、民间资本足的优势,积极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各界爱心人士踊跃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形成攻坚合力。

日前,邵东经开区组织永吉红包、兆龙置业等数家爱心企业为斫石曹乡梧桐村村民捐赠各类物资价值5万余元。近年来,邵东有近万名党员干部、数千名致富带头人参与“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消费扶贫和“万企帮万村”活动,新增“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爱心人士5万余人。帮助贫困群众开展健康医疗、环境整治等服务24000余次,捐物23000多件,爱心助学、助残、助困等捐款300多万元,在全社会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广泛合力。

对标对表 落实问题整改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邵东市出台了《邵东市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方案》《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方案》,推行“市领导牵头、部门一把手负责,业务骨干落实”的措施,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问题排查工作,在加强对省定6个挂牌督战村督战的基础上,增加了脱贫攻坚任务比较重的4个邵阳市定挂牌督战村和5个邵东市定挂牌督战乡镇。安排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组对21个没有纳入挂牌督战的乡镇(街道、场)按照督战要求开展每月一次以上的全覆盖督查。

同时,扎实开展好“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边缘户、特殊困难群众“逐户过筛”,结合省脱贫攻坚督查组、实地考核以及邵阳市常态化督查反馈的问题,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等领域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实现“六个全覆盖”,提升脱贫质量。对全市贫困村和面上村开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目”全覆盖、地毯式督导,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对账销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整改基本清零。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