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一怒,冠染红颜,故事就出味了。出味不算,更是走心——蛮多人,从此心向着吴三桂了。吴三桂先是叛旧主崇祯帝,再归降新主李自成,再再叛而归大清,再再再叛大清而身死,吴氏这些事,搁哪朝来看,都得不到好名声的,却因冠染红颜,居然英雄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呢。
“三桂者,故明武举”,是个猛汉,打仗不怕死,先前为大明做了些事,大明也待他不薄,“不数岁授总兵官,镇守辽远。”镇守辽远者,便是与大清为敌者也。李自成起兵,攻京都,炮声隆隆,眼见城塌,崇祯便调其回京勤王。吴氏到得京郊,崇祯早已吊死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
吴氏先叛大明,也不能单以道德论,主子都已经死了,他没有可忠的人了嘛。我们听到过很多感人故事,说主人死后,狗忠于故主,守故主之坟而至死。这个呢,不能对吴三桂有此要求,故主已亡,再兴战端,他或没事,百姓遭殃。
吴氏他爹吴襄,恰在北京城,被李自成劫持了,“(李)自成命降将唐通作书招之,胁襄(吴襄,吴三桂之爹)贻书敦促。”吴老爹一半无法抵拒,一半有心富贵,便对儿子做了一封劝降书:“吾君已矣,尔父命在须臾,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位。”即崇祯自挂东南枝了,膝盖想跪,主席台上无人可跪了,崽啊,投降吧,投降还可以当王侯;不投,儿子你与老子爹我,都作鬼魂。
吴三桂想想,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便打算降李自成。不料,其中出了新情况。他小三被刘宗敏弄去当小三了。吴氏小三名陈圆圆。这个陈圆圆,天生尤物,漂亮得要死,本是秦淮八艳之一,秦淮所谓艳者,其身份可知,却是一副好身材,一副好歌喉,“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男人见了,没谁不爱的。
吴三桂见了他老爹劝降信,其他都不问,单问一句:“陈姬无恙乎?”带信的,不敢隐瞒,“使者以实告”,告之实际是,小三当了他人妾,吴三桂气得肺都炸了:“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天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反了反了的,掉转军旗,掉转枪口,“遂反旆而东”。然后投降了多尔衮,然后投降了大清。李自成的大顺政府,崇祯帝的大明王朝,从此哗啦啦给害死了。
这个史上著名典故,叫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反叛,也不是事出无因。自己小三保不住,让人给抢了,说实在话,也是男人所不能忍。此处有个反问在支撑吴三桂:我爱国家,奈何国家不爱我。不过说起来,也是李自成御下不严,又不是大明对不起吴三桂,何以不忠大明呢?大明对吴三桂不错哒,那么大官位给了他,他全家居京都,吃香喝辣,职业伦理是:食明之禄,忠明之事。即使崇祯吊了歪脖子树,明朝不在,南明还在,南明仍是北明之继续嘛。
吴三桂受了些委屈,遭到了不公待遇,然则,小三这个事再大,也是一个人的事。因为家庭有冤,却把一个国家害死。害死的,不只是一个国家,更是无数国民。一己私怨殃及一国兴亡,这怨是红的,还是黑的?君看到的是一朵红艳艳红颜,我看到的是一颗黑墨墨黑心。
将个人私怨,置于国家高义之上,还真是如今价值观一大奇观。有些人稍微受了点委屈,某个刘宗敏对其加了害,便迁怒于国家,不将国家害垮,誓死不休,谁来劝阻都不听,全心全意出卖灵魂与敌人,竟然也赢得粉丝无数,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呵呵,别信那些叫得凶者,他们上台后,诸位活得可能更悲摧。
(刘诚龙:作家,双清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