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灾害中,心理防疫援助与身体救助治疗同样重要,同样关乎生命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并且贯穿于救灾过程中和救灾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心理学会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充分发挥心理专业优势,开通抗疫心理咨询热线,并积极参加全市其他心理援助公益平台公益活动,积极投身抗疫心理援助志愿服务。
多条热线齐头并进
1月26日,国家卫健委颁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市心理学会马上组织会员进行学习,并于1月28日向全体会员及全市心理咨询师发出倡议书,挑选20名具有丰富心理咨询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组成疫情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不同人群及广大群众提供纯公益的心理援助志愿服务。从1月28日到3月15日,接听心理援助电话257个;1月30日,积极与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总工会等部门沟通,创建邵阳市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公益平台,已接听热线电话76个;2月5日,与大祥区妇联合作,组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接听热线电话103个。同时,市心理咨询师联盟发起并参与全国心理咨询师联盟,开通热线,每日定时段值班并对初三学生集体团辅。市心理学会积极参加市民政局主办的“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组织30名心理咨询师,与一线医护人员家属结对,提供公益心理咨询服务。
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服务
市心理学会会员、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朱庚香,在该院派出奔赴湖北的医疗队之后,组织成立医院心理危机干预团队。与其他心理医生一道,对前线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并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孩子、老人做情绪疏导。
2月8日至27日,朱庚香在医生隔离的宾馆值班。“一些人刚进入宾馆隔离观察,心中有恐惧、担心、焦虑等情绪。和消化道医生讨论分析后,认为是大家应对危机事件的急性应激反应。她给大家介绍了自我调节的方法:“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反应;行为习惯训练不吃凉冷东西、集中精力冥想练习、身体扫描练习、做保健操练习、找人倾诉等;必要时药物干预。”
同时,他们还对一些轮换的新进医护人员给予积极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情绪心理状况,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进入新团体,为抗疫工作投入新鲜、持续的战斗力。
市民焦虑的心理辅导
“今天办公室同事恶作剧:攀肩膀、近距离接触,我要传染你。请老师给我解答:上述同事会不会将病毒传染给我?”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提问,透露出一些市民疫情期的焦虑反应。
通过志愿者的耐心疏导,很多人听取了心理援助志愿者的建议:减少接触,在家休息;加强与亲友的有效交流,缓解情绪。
抗击疫情,“心理防疫”也是重要战场。目前,邵阳的心理医生和咨询师们还在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