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的每个季节,差不多都要去新宁县巡田乡桂山村游览一番。
桂山给予人们特别的诱惑,自然是那得天独厚、漫山遍野的樱花。
长时间蜗居的郁闷,渴望着得到一种自然的解脱。久日阴雨后的丽日晴天,更让我向往着野外的情趣。已是春二月中旬,料想着樱花谷的别致,于是一大早就向桂山进发了。
虽是艳阳高照,进入樱花谷,还是给人以春寒料峭的感觉。深吸着扑面而来清新甜爽的空气、聆听着声声入耳悠然婉转的鸟鸣、嗅闻着草木新绿沁人心脾的清香,居家日久的窒息感,倏然得到了释放。展目四望,还不见往年樱花烂漫的盛况,但山间也不乏红白相间的点缀。
这山间的樱花,分为红白两种。红樱开得早,但种群不多,不见有怒放的热烈。但那春花第一枝的点点殷红,是造化给予这个世界最初的妆扮,是寒冬之后给予人们的第一份惊喜。偶见一树红花映蓝天,那份孤傲,那份清纯,更显示着她的特立独行和桀骜不驯。
别计较来得还不是时候。那白色的樱花,虽还只开得稀稀落落,眼看着那份娇嫩和明艳,令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意——含苞的遮遮掩掩间欲语还休,似在等待着伊人的千呼万唤,如此你才能感悟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美妙;初绽的纯白如雪、娇娇滴滴,清风徐来,花瓣轻曳,“天教谪入群花苑,占得东风第一枝”。世有牡丹仙子、梅花仙子的称谓,面对如此的素洁淡雅,她也应该有樱花仙子的名分吧!
观赏着这份淡雅,不禁令人遐想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敬慕、“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飘逸、“雪却输梅一段香”的不俗,难怪古人对樱花有着“媚骨姗姗带醉妍,携云拖雨过前川”的赞誉。又因为其花期的短暂,引起人们对人生短暂和别离的惋叹,无论是“樱花树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的愁肠百结,还是“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的情意缠绵,那份柔美,不知寄寓了人间多少期盼、多少希望!
樱花谷的半山腰上有一条大约两公里长的水渠,正是因为这条用作发电和灌溉的水渠,成了游览和观赏者的幽径。水渠被水泥板覆盖,游人走在盖板上,静听着流水潺潺。渠旁不时有涓涓清泉涌出,水滴石上,声如天籁。水渠的尽头,是一座小型水库——因为旁边有座山形如大象,当地人称之为“银象湖”。
我一看这湖水,就似乎置身于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水从更远处的高冠山而来,远远能听见轰然的水响,而湖面并没有受到冲击,水平如镜面、水静如处子、水碧如黛玉。在惊喜和惊诧间,让人感觉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偶有微风掠过,湖面粼光闪耀。我不忍拿块石子横掠水面,重温年少时打水漂的游戏,那粼光似乎在给予人们某种暗示和警示:别惊动这份造化的宁静!于是,我静坐湖边,水天一色中,任身心享受着湖面粼光的荡涤、天空阳光的沐浴、山间空气的过滤。物我两忘间,俗世的荣辱得失化为山间的雾岚倏然不见。
郑燮说人生难得糊涂,处于当世,面对此情此景,我更想说人生难得此清闲。
(作者系新宁县第五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