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雪峰街道双联村党支部书记向军,抗疫一个多月来连续获得三个名号:“敲锣书记”“快递书记”“送菜书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61岁的向军对家人宣布了几条“禁令”,要求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对来往的车辆和人员逐一排查,劝导村民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他们通过发放宣传单、敲铜锣等方式在村头巷尾宣传防控知识,接受村民的相关咨询。上级的要求,经向军改编成本土话,更接地气,村民更能听懂,更能接受。每天,听向军的铜锣声,听书记的宣传,已成为村民的习惯。于是,人们送了他“敲锣书记”的名号。
1月18日,该村袁某的儿子小袁携家人从湖北返乡,之后自主隔离。那段时间,向军每天坚持上门宣传上级政策和要求,并带领村医上门为其测体温。袁某平常一个人在家,种的菜不多。可如今一大家人在家过年,又遇上疫情,需要隔离,吃菜成了大问题,其他生活物资供应也成了麻烦事。于是,向军与袁某约定好,每天给他家送些新鲜的瓜类蔬菜放在家门口,以电话告知。除了袁某一家,向军一直坚持为其他自主隔离的村民家送菜送生活物资。隔离家庭和其他有需要的村民,只要来了快递,向军就开车到5公里或7公里外的快递点为村民们取件,再分别送到村民家。“送菜书记”“快递书记”的名号,便是由此而来。
“居家隔离莫要慌,个人防护要做好,家里家外卫生要搞好。莫要聚在一起打牌吃饭,尽量少出点门,喜事过段时间再办,红包礼金发个微信表心意,白事简单一点,时间短一点……”向军每天在铜锣声后的宣传,村民耳熟能详,都遵照执行。疫情发生以来,该村的喜事都免办了。两起白事,时间都控制在3天以内,办的饭菜每起一共不超过4桌,将疫情风险降到了最低,孝家的开支也降到了最低。
现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这位连获3个名号的村支书仍然在村里忙碌。向军说:“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我作为党员和村党支部书记,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冲在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维护全村人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