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双清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水清溪 黄连厚德
轮椅上的铿锵玫瑰
我在风雨中捕捉树叶的低鸣(外一首)
哦,三月
油菜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20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物剪影
白水清溪 黄连厚德

周 伟
 

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沉闷而悲伤的春天。

昨夜又是一声炸雷,让我心烦气躁。站在窗前,凝视着这紧闭的春天,久久地打量着这夜的黑……3月1日一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黄连德老师昨夜走了——

许久,许久,我都没反应过来。不应该呀,我和黄老师还有春天之约呀。

我记得,年前他还说,约我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他老家看看,看看他家乡的春天,喝两杯米酒,说说白话,谈谈文章。我知道,他刚在老家新修了房子,我也早就想去他家乡看看的。说实在的,我特别喜欢他早期写家乡的散文,《桃花溪》《水口山》《夜过古亭》《梅洲落日》《白云樵隐》《双江秋月》《大气龙山》……这些优美的篇章大多在《散文》杂志上发表过,如篇名般清澈悠扬,意味深长,让人久久不忘。

记得当年他出版散文集征求我的意见,他说书名叫《白水清溪》好不好?我说:绝好!就是它了,再无二名。《白水清溪》这本散文集出来后,给他赢得了不少的赞誉。但也给他带来过麻烦,据说就是这本书阻碍了他的仕途,我一直不好问他。

后来,他退下来后到我家乡办学,喜欢和我们伙在一起,喝酒,说白话,谈文章,也谈到工作。我有时喝醉酒后,就谈到自己的理想,也谈到自己怀才不遇。哪料,他就记在心上,向他的学生力荐。

我的事情得到解决,一直想请他痛快地喝餐酒,他不肯。直到我说,我父母要在家里请他,没有外人,他才答应。那天,母亲做菜,父亲站起来频频敬他酒,一杯,一杯,又一杯。他喝得有些多,红光满面,毫无顾忌,爽朗大笑。家里没有好酒,父亲拿出收藏了多年的五星开口笑酒,弥勒佛瓷瓶的那种。他那天笑起来,倒真有点像弥勒佛,很开心的。

我们在一起时,一律喊他黄老师。或许是他早年当过老师,或许他就是大家心中的老师。

黄老师在仕途上,在某些人看来,或许是不算成功的,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县委领导,后来到市直单位任副职。他的学生中,比他职位高得多的也不少,不过这些人大多自始至终尊敬他。在邵阳文坛中,诚龙兄说他有“宋公明”之称,这一点儿不假。众所周知,论德行才识,热心好心,大家赞颂有加。可是,大家只要说到他的这些,他总是一句口头禅:受恩多多,回报点点。

在为文上,他是认真的,不到火候的文章,他是绝不拿出手的。他也是谦虚谨慎的,他说许多年前市里要调他当文联主席,他说他不敢来,他说他不能够胜任,他跟领导说:我还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实在是不合适。我知道,他是真喜欢文学的,他也是把文联这样的单位看得很重的。我就当着他的面笑着说:您也太认真了,您那老省作协会员牌子早就足够了!

黄老师喜欢喊我“伟夫子”,他说他喜欢我的狂狷,喜欢我的口无遮拦,也喜欢我的真诚和文字。但我和他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他又常常苦口婆心地要我在单位上注意,要我在领导面前注意,要我在文坛中注意……他说他怕我吃亏。他说,他年轻时也吃过亏。他说,在我身上他看到他年轻时的影子。

我每次去他家,他要我随便一点,无论节庆生日,都不能买东西,更不能送红包。他说我老记着他的恩跟他交往,这样的交往对我来说是有压力的,于两人来说,也是不纯粹、不长久的。两个人之间,要当成忘年交,当成纯粹的文友、挚友;在一起,要随便、自在,舒畅、开心,无拘无束。他还说,你一个人调来邵阳工作,生活也不方便,没饭吃的时候、想喝酒的时候打一个电话,就行。碰到什么,吃什么,添一双筷子就是了,当成半个家才好。

我去他家,他总要陪我喝上几杯。有一次,他拿出珍藏的药酒,我又不好不喝,一杯小酒抿了好久,也喝不下去。他说:伟夫子今天怎么了?这不是你喝酒的风格呀。我苦笑着说实话:黄老师,我喝不惯药酒的。他正儿八经地批评我:这有什么?你明说就是,换白酒!去年有一次又去黄老师家,师母说,你黄老师动过手术,不能再喝了,但他还硬是陪我喝了一小盏。然后,他喝茶,陪着我,一直到我喝完他才下桌。

我和他喝酒时,天南海北扯谈,有时又不免发牢骚,他不打断我,习惯做一个倾听者;有时也谈散文,谈到散文的变化,谈到散文的混乱,谈到散文的取向,谈到散文的创新……这个时候也是我说的多,他听得认真。他说他很长时间没写了,还是想接着写,要写出新东西。我就认真地说,我还是喜欢他早期的散文,那种东西是真正的好,纯绿色食品,无污染。我说他中期的《年轻的思索》《中年的况味》《生命的老化》等还不错,后来的散文《见色明心》《有无二境》《仰望苍天》《叩拜大地》《天地一心》等,我就不太喜欢,我说写大了,写高蹈了,写虚空了,写玄奥了,写没了……他看着我的样子,不像在肯定,也不像在否定,不过他还是一直容忍我胡说一通。等我说完,他又劝我:喝酒,吃菜,别光讲话,容易醉。

说到喝酒,这个春天,本来是要去他家喝酒的。在京的青松兄也跟我约过,回邵时一起去看看黄老师;在长沙的建安兄也跟我约过,来邵聚时,一定去看看黄老师!

可是,可是,黄老师呀,您怎么不吱一声就走了?您,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失约的人!

要怪,只怪这个失约的春天,让我们未能看到白水清溪,未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和您爽朗的笑声……

(周伟,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